宋大哥,一手挽着宋奶奶,雄赳赳气昂昂的走在他们中间,知道的是去见家长,不知道的还以为叶小妹去z学校,也太过兴奋了点。
比起没心没肺、万事不愁的叶小妹,宋清徽的反应就正常很多了,毕竟他神志清醒,知道母亲在家不动,只打电话通知他们回去的举动,多少有点来者不善的意思,所以作为长辈的奶奶与他们同行,他第一反应是庆幸,说到底小妹还没见过母亲,并没真正做错什么,母亲也只能端着长辈的身份压一压,奶奶在旁边,那就轮不到母亲摆长辈的架子了。也就是说今天的“见面会”应该会皆大欢喜。
站在宋清徽的立场,手心手背都是肉,能少点冲突当然最好,可是他这种想法对母亲来说必然是不友好的,母亲想在他对象面前摆一摆长辈的架子,他却在心里庆幸奶奶的同行让母亲摆不起架子,怎么想都有点大逆不道,所以宋清徽一边心虚,一边又无法控制的庆幸着,心情极为复杂矛盾,不想说话。
宋清徽不说话也没关系,叶小妹和宋奶奶也有话聊,从出门到聊到进门,祖孙俩一路上就没停过嘴。
知母莫若子,宋母这天从早上开始就板了脸,显得极为严肃、不可冒犯。
反倒是真正不苟言笑的宋父试图缓和气氛,“老赵,儿子几年没回来,今天也是团聚的好日子,你好歹也放松一些?”
宋母闻言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
宋父劝说失败,索性去沙发上看报纸了,时不时抬头看看门口,心里自然是盼着儿子的。宋父如今的级别不低了,大小也是个首长,不过他们住的单位房跟宋爷爷完全没得比,单层面积都不如老爷子家的大,更别说什么小别墅了,他们这儿楼上楼下都住满了人。
当然这套房子也不算小,至少房间多,弄了个小书房,还有三间卧室,宋清徽只有一个亲哥,就算他们兄弟俩都带媳妇回家,家里也完全住得开。
在这个年代,就算不靠老爷子,宋父家的条件也很是优越了。
就在宋父装模作样、实则翘首以盼的时候,宋母赵海兰也在打着如意算盘。
亲生的儿子,她当然也惦记着,就是亲儿子太不争气,媳妇还没娶进门就已经忘了娘,在老爷子那待了几天,怎么也该回家了吧?可这小子不但不回来住,连看望父母都要他们打电话去请,这就让赵海兰很生气了。
说实在的,叶小妹不住自家,赵海兰其实还乐得自在,这个所谓的儿媳妇,打从开始她就不满意,见不见面都一样,不用整日在眼皮底下晃,正好眼不见为净。但是,她可以不待见叶小妹,叶小妹不乐意往他们跟前凑,这就叫大逆不道。
再说了,叶小妹自己不过来也就算了,她竟然拉着小徽,也不让小徽回家,眼里还有他们吗?
是的,在赵海兰同志心里,儿子当然是好的,就是让人给带坏了,本来他们不同意这门婚事,小徽着急上火,一封接一封的写信回来求,连老爷子老太太那边都没放过,火烧眉毛的样子,估计就是被那姑娘刺激的,如今住老爷子那儿不回家,肯定也是对方的主意,所以她得找机会要给那丫头立立规矩,他们不是一般的人家,进了宋家的门就得听他们的,若是把乡下那一套撒泼打诨的坏毛病带进来,可是要叫人笑掉大牙的。
所以赵海兰从早上开始酝酿情绪,准备充分,就等着人过来了。
唯独没料到,未来儿媳妇没见着,反而听见婆婆熟悉的声音隔着一道门传进来,她似乎在跟隔壁邻居打招呼,“对啊,这是我们家小徽的对象,他也到年纪啦……长得很标致?生的小曾孙会很漂亮?那就借你吉言了哈哈哈……”
听到这里,赵海兰脸都绿了,隔壁一家子都是长舌妇,让她们知道了,不用等到明天早上,整个部队都该知道她儿子带个乡下小媳妇回来了!
这下再顾不上摆架子了,赵海兰黑着脸、忙不迭的上前开门把老太太请进来,“妈,您怎么亲自来了?”
宋奶奶正拉着叶小妹,一脸笑容跟儿子的邻居聊家常。
说是邻居其实也不尽然,他们这是家属院,左邻右舍不但都是战友,并且要级别差不多才能分到一块,所以这关系就亲密了,宋奶奶偶尔过来串串门,跟隔壁家属们都挺聊得来。
人家现在都夸她有福气,找了个这么标致又精神的孙媳妇,老太太听得正高兴呢,见赵海兰出来还有些不想进屋,“我跟你婶子好久没见了,正好聊会儿。”
赵海兰可不敢让俩老太太继续聊下去,再聊底都要被人家挖光了,只匆匆扫了眼被老太太当宝贝挽着、连亲孙子都顾不上的叶小妹,暗想这丫头还真是好手段,便不再多耽误,好声好气的上前迎道:“妈,您今儿来怎么也不打个招呼,走累了吧?快进来喝点水歇会儿。”
说着,不由分说把老太太牵进屋,又好声气的跟隔壁家属道歉,说先让老太太歇会儿,待会再去隔壁找她叙旧。
邻居老太太也是知情识趣的,嗓门挺大的笑道“我跟老姐姐什么时候聊都行,倒是小徽,几年没回来了吧?小伙子长大了,还带了
喜欢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