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门也没有关上,只由御林军架起一道人墙,不允百姓靠近,可远远观望。
这样的审判,已经算是极公正的了,齐王也说不出什么,整个人十分颓丧,垂头坐在旁听席,不知道在想什么。
吕秉辰规定了庭审纪律,宣布开始。
第一步指出沐恒遣将面临的罪行。第二部便是举证阶段,搜集证据很充分,证人也有好几个,过程很顺利,且多为对沐恒遣不利的指证。
那幕僚的确思维敏捷,能言善编,可架不住铁证如山,特别是搜出的一封书信,是沐恒遣亲笔,上书:寻得机会除去楚,务必一击得中,不惜代价,否则后患无穷。
忠义会的人也说,是沐恒遣派人刺杀楚王。
幕僚问:“这么要命的书信,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销毁?”
忠义会当家辩说:“因刺杀楚王是掉脑袋的买卖,我怕被灭口,便想要个退路,留了书信好保命。”
很说得通。
沐恒遣一直大呼冤枉,说并没有写过这样的信,也没有刺杀楚王的理由,的确……沐恒遣和楚王,根本没有任何利益冲突,怎么可能脑子抽风,进行吃力不讨好的刺杀呢?
若能杀死楚王,到时候推出个替死鬼倒没妨碍,可问题是楚王并不好杀,极有可能面临报复反扑,收益和风险不成比例。
可所有人证物证都很确凿。
甚至齐王也有些拿不准是不是儿子干的,因为他最近身体不是很好,已经把许多事交给了嫡子去做,包括忠义会的运作。
可他想不通,沐恒遣真没有刺杀沐慈的动机,他虽对儿子抱怨过自己年纪这么一大把还得听楚王的话,想办法回护梅皇后,不令德光帝另立。可这也不过白抱怨一声,犯不着为此而冒极大风险去刺杀楚王。
沐慈窝在铺的柔软的听众席里,慵懒撑着自己的下巴假寐,谁也不好扰他,不知他到底有没有听审。
心可真大!
这可是险些弄死他的主谋被审呢,可看楚王,像是一点都不在意的样子。
牟渔守在他身后,寸步不离。分了一半心思保护沐慈,分了一半心听审。
审讯进行了一个时辰,其实案件很明了,沐恒遣绝对脱不开干系,吕秉辰和方善悟三人商议,除了孟志表示沐恒遣可能是无辜的之外,吕秉辰和方善悟都是相信证据的人,便认为可以结案了。
“慢着!”沐慈看着在殿堂上被审得七荤八素,还要一口咬定自己并没有做的沐恒遣,眉头微皱,看后面招呼牟渔低头。
牟渔俯身。
沐慈反手箍住他的脖子,在他耳边说:“沐恒遣没说谎,看来是真冤枉了。”
牟渔愣了一下,才剑眉微拧,面色凝重问:“你确定?”却并不问沐慈怎么判断的。因为他最清楚,沐慈有一种魔鬼般的直觉——任何人在他面前,都不能说谎。
沐慈点头,道:“他也确实没有杀我的动机,风险太大,获利太少,聪明人都不会这样做,他不蠢呢。且刺杀一事干系重大,若是你,脑子没问题的话,会不会亲笔写信,留着给人当把柄?”
有道理。
那边齐王不干了,生怕沐慈那边酝酿什么毒计,指责道:“公堂之上,窃窃私语,成何体统。楚王,君子坦荡荡,事无不可对人言。”
牟渔抓着沐慈的肩膀,摇了摇头。
沐慈道:“若冤枉了无辜者,恶者逍遥法外,不仅是对国法的不尊重,对我也是真正不利。”
若真不是沐恒遣,主谋还逍遥法外,便是躲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不知何时会再来咬他一口。
牟渔也想通这点,便放开沐慈的肩膀,对他点头,表示无言支持。
沐慈对他绽出一个微笑,目中光华流转,艳绝不可方物,叫人心笙摇荡。
两人的默契对视,也叫人无端端生出许多羡慕,德光帝便恨不能取而代之,让自己的九弟也对他这般展现信任笑颜。
满堂寂静。
沐慈声音清朗动听,如清泉潺潺,沁人心脾。他说出的话,也犹如一阵清风徐来,虽水波不兴,却让众人心中都为之大震。
沐慈道:“我并非证人,所言只是出于一个国民的良知,提出几个疑点:疑点一、我与嫌疑人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他的确没有刺杀我的动机。疑点二、谁做这种风险高的刺杀,都会越缜密越好,不该留有书信;疑点三、既然嫌疑人声称没写过此信,字迹也并非不能模仿,不如请专家鉴定一二,看是否为嫌疑人亲笔所书。”
齐王瞪大眼,不可置信看着楚王,心中五味陈杂——他一直以为伪造书信陷害他儿子是楚王授意,谁知……楚王居然提出疑点。
众人也真没见过楚王这种人,一会儿声势浩大抓捕嫌疑人,一会儿又说有疑点,这到底是要站哪一边?
沐慈其实那边都不站,他向来只论事实不论人情,是就是,不是就不是,不会因已经得罪了齐王便将错就错,彻底弄垮齐王府。
沐慈向来光明磊落,大家对他也更多了一些钦佩。
……
沐恒遣身边的幕僚立即抓住机会,要求鉴定笔迹。
吕秉辰下意识转身,看向德光帝,却见德光帝眉峰紧皱,显然不高兴。方善悟清清嗓子,提醒他这是在庭审。
吕秉辰只好把问题抛给陪审席,问:“众位如何决议?”
几个人相互商量,之后同意鉴定笔迹,毕竟这封信是不是沐恒遣所写,干系重大。
至于人
喜欢盛世慈光(重生)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