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慈冷淡看齐王府真实lún_lǐ剧的消息,淡淡点评:“嫡庶不分,祸乱之源。”三妻四妾,更是纷争之始。
因沐慈是维护嫡长制度的金字招牌,连皇位都辞了呢,他说出这句话来,底气十足,叫人不能反驳。
而且,道理也的确是这样的,庶子心大,不是一件美事。
……
沐慈看事情尘埃落定,便问牟渔:“我建议增加对死难百姓的赔偿,廷议怎么说?”
给死难者抚恤,是应有之义,方善悟根据大幸律法规定,已经罗列出来,并提交了相关判决。但沐慈对判决上的数额不满意,便提议增加。
牟渔摇头:“决议不下,说是您要求的数额又太大。”
沐慈不为所动,让牟渔招了方善悟过来。
方善悟自然很快面见楚王。
沐慈从不寒暄,直入主题:“律法中所定额度,还是六十年前定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太多,早应该更改。”
方善悟是刑法专家,闻言点头:“殿下所言极是,只是……您定的数额太高。”
“高吗?人命是无价的,我看过死难者的资料,有一个是入京预备恩科的举子,在将来许能贤明宰相,或能成为惊世大儒,却忽然天降人祸,将一切希望扼杀在还未开始的时候……这不仅是死难者本人的劫难,他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国家的损失。就算死难者都是一文不名之人,谁知道他们是否能孕育出优秀子嗣,在将来万世传颂?可惜……现在都被扼杀了。”
方善悟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理论,就好比杀死一只无价的小鸡,将来这只小鸡可能会生金蛋,就算不生金蛋,也能生子,子又生孙,无穷尽也……的确不能一口咬定人家,或是子孙生不出金蛋来。
可偏偏这种理论,该死的正确,饶是方善悟有善辩之才,也找不到语言反驳。
人命,的确是无价的。
沐慈又道:“杀死无辜者,虽要偿命,赔偿足够钱财也是必须的。一是让家中老父稚子得以生存,不能让人家遭遇失去亲人的痛楚,还要因此陷入经济困境。再者,高额赔偿也是为了警示后人。若只赔偿这么几个小钱,不痛不痒的,并不利于惩前毖后。”
方善悟不得不承认,传言中楚王有极为强大的说服能力,果然是真的。不过他更清楚,这种说服能力,是建立在公理正义的基础上的,让人无从辩驳。
方善悟便问:“殿下以为如何?”
“我定下的赔偿金基准,也并非胡言,是以区域年总收入为一个基数。再按百岁计算,若杀死三十岁人,则赔偿剩余七十年,七十倍。”沐慈能知道天京城的年总收入,也不是临时调查计算的,而是他在宫里就把户部尚书卢定国折腾得够呛,逼着人家把全国各种数据都算出来过的。
方善悟恍然,有疑惑:“好似……”他想到楚王不喜欢模糊用词,便肯定道:“定下的数额也高了。”
“的确,这只是错失杀人者的赔偿,而故意杀死无辜者,要在此基础上翻五倍至十倍。若自身赔不出,则由家族承担!若家族还不出,则由户籍所在地方承担!”
大幸朝还处于宗法制,就是以家族、村落为一个整体的,若是族中出了杀人犯,则属于家族教养不力,监管不力,当然要承担责任。
至于落到地方,是因为罪犯赔偿不出,死难者的家人不能没着落,便只能本着人文精神,由地方财政负担。这样做也有好处,便是各地方为了不赔的倾家荡产,也会加强教化、监管,出杀人犯的几率会相应降低。
方善悟瞬间就领悟了楚王定下高额赔偿的用意,却是深谋远虑,高瞻远瞩,非他这个常人能及。
方善悟站起身,鞠躬道:“殿下仁爱世人,乃我民,我国之福。”
沐慈心境空明,不为毁怒,也不为赞喜,目光平静,声调不高不低,却铿锵有力,振聋发聩:“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犯罪成本会高到令人望而却步;我要让所有恶者都害怕,害怕杀人的后果。从此大幸,再有灭绝人性,胆敢随意伤害无辜者的恶人,便让他付出百倍千倍的代价!”
这句话,通过案情实时报道的邸报,传遍大江南北。百姓无不对楚王交口称赞,让沐慈的民间声望进一步猛增。
第252章 杀人·死神的仁慈
方善悟将楚王言论,在朝堂上一番解说。朝堂上大多是正直官员,纷纷附议。且德光帝也对九弟的任何决定都无条件支持,便让户部卢定国核准,高票通过了新的赔偿数额。
同时方善悟也恳请德光帝修改律法。
上一次大修律法,还是六十年前永和帝的德政,之后天授帝只做了一些小修改,有许多条款已经不适合现在使用。
律法若修得好,不吝于一次开疆拓土的功绩,德光帝自然是赞同的。不过修改律法是一个浩大工程,一不小心造成的影响很大的,并不能心急。
……
死难赔偿定得高,相应伤者获赔医药费,营养及赔偿,总额也定得极高。加上死难百姓十二名,因刺客用意是驱赶百姓冲散楚王锦衣卫,便挑年少青壮下手,另有个八岁小孩,躲避不及被踩踏。
从前小孩的命不值钱,现在楚王颠覆了传统观念,言道:“一个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就是孩子,必是最值钱的。”堵了所有人的嘴,让这个孩子的家庭获赔了最高额度。
同时,有人提议给楚王这名受伤者,赔偿翻百倍,毕竟他是
喜欢盛世慈光(重生)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