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这几天估计会让人弹劾董进才一个门生,那人在江南,处处掣肘,太子和张澜的折子,已经上了三遍了。”
“你二舅的改革,是和整个士林官员作对,这一回,董进才绝对会四处插手,笼络人心。”
“是啊,江南那边是成是败,就在这几天了,朝廷很快会有一场大风波。”
看妻子有些担心,钱隽宽慰地拍拍伸臂把她拢在怀里:“没事的,这一回,董进才打错了算盘,皇上不管多糊涂,都绝不会不支持二舅,江南修堤,若不能就地解决资金,就能把户部掏空。”
“国库,竟然空虚如此?”“嗯,这几年天灾频繁,皇上虽然糊涂,但还算是仁君的,赈灾、豁免贫民钱粮等等,每年都有好几起,国库因此亏空不少。”文谨没说话,伸出手臂,抱了抱丈夫,她理解钱隽,这是一个受儒家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古代贵族,他胸怀天下,体恤百姓,并因此而拥护皇帝,帮着皇帝处理朝事,自己不能以自己的好恶阻拦他,皇帝一定要让他的臣子分成两派或是更多的派别,那是他的理事方式,只要他心里,还有百姓和朝政,就有几分可取之处,钱隽的辅佐,那就是有意义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弹劾风波
没想到钱隽还是错误地估计了沈明昀的忍耐力,朝廷中发起的弹劾大战,竟然是董进才主导,他见自己的势力远远高于对手,并且,认为沈明昀的改革,和所有的官员心思相左,不会有人支持,因而忽然发难。
江南总督张彦刚是沈明昀推荐的,乃是他的同年,张彦刚的脾气跟沈明昀有一拼,都十分耿直,并且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虽然明知改人头税为地税,是和众多官僚士子为敌,但他自认是忠君为国,便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
弹劾,攻击的第一人,便是张彦刚,只有他倒了,沈明昀的施政纲领才能倒,董进才才能彻底击溃对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巨荣朝的第一权臣。
永昌帝收到弹劾奏折,一声未发,给压下来了,董进才以为是沈明昀搞鬼,第二天,暗示更多的门徒奋起弹劾,到了第三天,永昌帝手里,已经有四十多个折子,他气得要命,下朝后,把钱隽叫进宫。
钱隽还在守孝,偶尔上朝堂,也是皇上下旨的,本来永昌帝下旨夺情,被他拒绝,但皇上要他偶尔帮忙,这个就不能再说不了,其实他为了帮助二舅,一直没有停止关注朝廷事物,也一直忙着安排布置,以防二舅初来乍到,不适应京官的工作,被董进才打倒了。
钱隽匆匆进宫,给皇上行了大礼。
“起来,起来,说过多少次了,别跟那些酸儒一般,摆形式走过场的跟我看。”
“皇帝恩典,微臣没齿难忘,但祖宗规矩,微臣不得不遵守。”
钱隽的话让永昌帝很受用,他摆手示意,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的锦凳上:“叫你来,是让你看看,看看这些贪官污吏,朕给他们地位,给他们官儿,让他们发财,使得他们有了体面,有了威风,他们倒好,报答朕的,就是不肯交税,不肯为国出力,竟然联名弹劾新政,攻击沈大人,简直不知所谓!”
钱隽拿起奏折匆匆浏览了几份,也禁不住气愤填膺:“皇上,简直欺人太甚!我终于明白沈大人为何痛心疾首,甚至说‘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皇上,你只有下定决心,不为这些浅薄之徒的叫嚣所动,才能实现永昌中兴,才能极大提升国力。”
“嗯,我是这样想的,可是,官员乃国之根本,若是他们一起抵触新政,新政非但不能实施,还反而深受其害。”
永昌帝说得很有道理,纵观历次朝代更替,末代之君有昏聩无能的,但也有想要振奋、想要兴国的君主,可惜个人的力量,已经没法改变历史的洪流,或者朝政处理不当,反而使国运更加颓废,以至于最后没法收拾,不得不惨淡下场。
看到永昌帝的担忧,甚至有些畏怯,钱隽心中警铃大作,沈明昀的新政,不能半途而废,这不仅关乎个人命运,还关系着巨荣朝今后的走向,是一蹶不振,还是焕发新春。
“皇上请勿担心,朝廷中,虽然有这些蛀虫,为了一己之私,打着圣人的旗号做坏事的,但忠臣、明臣更多,他们肯定会支持皇上,把国家治理更清明,更兴旺。”
永昌帝依然眉头紧锁,没有办法应对眼下的局势,再表忠心说好话,都不解决实际问题。
“皇上,微臣认为,这些上折子的,多数都是家里广蓄良田,为富不仁的,只需要找几个臭名昭著、又在朝堂叫嚷很凶的,四下侦查,抓住把柄搂了他的官帽子,才能震慑群臣,让那些盲目跟风的人清醒清醒。”
永昌帝觉得钱隽所言,可以施行,心情好了许多,他把案头摞有一尺多高的奏折推到钱隽面前:“你看看,我觉得他们有人是真心为国,只是一时想错了,但有人肯定别有用心。”
“是的。”钱隽一边答应,一边飞快地把这些折子翻阅了一边,大概一个时辰,他挑出了三份来,“皇上,这些人中,果然是有人人云亦云,有几个还真是一心为国的,只是想偏了,微臣挑出三个人,他们的确是有私心。”
“哦?”
喜欢农家贵女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