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他的葬礼了,是和社区给办的。”宣传部长说。
“好的,我去,我一定去看看。去祭拜祭拜他,我没有保护好他,心里有愧呀。”
宣传部长在两天后陪同我一起去了姜维的葬礼。姜维死亡的消息,在电视台是进行了播放的,他是那一年第一场春洪中死亡的唯一一个人,所以整个大街小巷都传开了,毕竟这是一个仅有三、五万人的小县城。死一个人,那绝对就是头号新闻了。
前往殡仪馆吊唁姜维的人特别多,其中不仅有汉族的,还有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其他民族的;不仅有他的亲朋好友和同事,还有很多让他的亲戚觉得很陌生的老人、残疾人和未成年的学生。我和宣传部长就问这些人是干什么的,无非是卖冰棍、卖水果、捡垃圾、修皮鞋的“弱势人群”……
他们怎么会来呢?
电信分公司举行的送别姜维追悼仪式上,出现了既感人肺腑又令人费解的场面:年迈的哈萨克老妪是哭得肝肠寸断,的同事是为失去同事而潸然泪下,起棂时,有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扑到姜维的棂柩上撕心裂肺地哭喊着:“我的娃你别走啊!我的娃你回来吧!”,并且不顾边城“老辈不给小辈送葬”的习俗,登上灵车为姜维送葬。
这显然是一个特殊的葬礼。一个既不是名人也不是“贵人”的普通人,一个罹遭山洪而意外身亡的小伙子,究竟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尊敬、怀念和厚待?这其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蕴含着怎样一种特殊的精神和力量?
的党委书记给姜维做了悼词:“姜维生前是电信有限公司边城分公司员工,出生于边城县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干部管理学院。2001年2月18日,是姜维一生中最快乐最难忘的一天,经过努力他终于成为的一员。怀着对电信事业的无比热爱,他主动申请到偏远的农村牧场从事通信线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只要在,我干什么都行”,每天清晨他总是赶在队友们起床之前,就悄悄地将当天干活用的脚扣、保险带、铁丝、手钳、挂钩等全部搬上车,正因为这样,这个穿行在沙漠戈壁的工程建设小分队,才能每天提前半小时就到达施工现场。在茫茫戈壁上,他和他的队友们顶着炎炎烈日,挖坑埋杆、爬杆拉线。有时为了赶工期,队里一天下达人均二十个挖坑任务,他怕累着小个子和老汉,总是争着干抢着干。汗水浸湿了他的双眼,铁镐和铁锨不知磨破他手上多少层老茧,衣服上白白的汗盐灼伤了他的脊背,这些苦都容不得他去细细体味,在他心目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早点为少数民族同胞装上电话……”
我的心里顿时震憾了。
宣传部长以职业的敏锐对我说:“刘书记,看来姜维的背后真的藏着故事,我们下去再深挖细挖,仔细整理。”
“要做好搜集整理工作,要实事求是,既不要夸张、渲染,也不要弄那种高大全式,立不住的英雄人物。”
“放心吧,刘书记。”
“人走了,要还人家一个公道,旗不能倒,要树天地正气。”我说。
喜欢县委书记的官途:青云直上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