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袁弟来生臭蛋的事儿,具体情况是不知道,可她记得两年前的那个冬天,院子里传来特别凄厉的惨叫声,要不是张秀禾一直把她搂在怀里,她都快要吓哭了。春丽他们就更不用说了,生娃娃嘛,都知道是咋回事儿,可……
春丽纳闷了:“你说的是许奶奶家的许静姑姑?我咋不记得她结婚了呢?”
“就是她啊,许大妞啊!”毛头拍着胸口,虽然他只是个三寸丁,那可气势比他那个怂爹可强太多了,“许老婆子天天就在那儿叫,‘大妞!大妞你又死哪儿去了?你侄儿尿裤子了!’……就是那个许大妞!”
听他说的那么详细,那就不会弄错人了。春丽想来想去,就是不记得了,又问毛头:“你咋知道她要生娃娃了?她找对象了?”
毛头就等着姐姐追问呢,一听这话,立马将起手式准备好:“啊哈嘿!你们坐稳当了!”
喜宝第一个搬来小板凳坐好,她还知道挑个最佳位置,也就是堂屋屋檐下的阴凉处,不单这样,她还特地把自己的搪瓷缸子端过来,里头是盛好的凉白开。
其他几个也不甘落后,拿板凳的拿大蒲扇的,很快四个小姑娘就排排坐好,只等着好戏开场了。
……
亏得老宋家这边,极少有人上门做客,再一个就是秋收到了,大家伙儿都忙得很,真的没啥精力折腾。当然,谈恋爱不算在内,就是因为秋收太辛苦了,这不就更方便献殷勤了吗?
今年的天气有些怪,提前好些日子就热了起来,到了三伏天正日子,热的叫人恨不得把身上的皮都给扒下来。哪怕中午不用干活,傍晚太阳快下山那会儿,也一样热得够呛。就有那不懂事儿的知青,不顾社员们的提醒,愣是不穿长袖长裤,就这么背心短裤的下地去了。一天下来,人晒得通红,就跟烤熟了一样。
老宋家上下当然不会那么不懂事,就连强子和大伟,也都是全副武装的,长袖长裤是必备的,他们还都戴上草帽,帽檐下头都缀了毛巾的,尤其是后面,得把脖子给挡住了,稍不留神,回头一搓就是一层皮。
等一大家子人忙完地里的活儿,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后,满脑子就想着赶紧填饱肚子上床睡觉,真的连多余的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结果……
喜宝晃着两条小胖腿,颠颠儿的跑上来:“奶!许婆婆家的大妞姑要生娃娃了,咱们是不是得攒鸡蛋送过去?”
上回赵建设他媳妇儿生孩子,赵红英就攒了二十个鸡蛋给人送去,说是鸡蛋补人,叫好好坐月子。这事儿就发生在今年开春,春耕之前的事儿,所以喜宝记得一清二楚。不过显然,她弄错了一件事儿,别说人家许静还没生,就算真的生了,也不关老宋家的事儿。送礼只存在于亲戚或者关系很要好的人家之间,宋家跟许家屁关系都没,往上数八辈都扯不到一块去。
不过,赵红英还是惊呆了。
“你说啥?许婆子家的大妞?她啥时候说对象了?我咋不知道?”
其他事儿喜宝可说不上来,她听了半天戏,就只记住了这个重点。这还是因为她本身是认识许婆子的,为啥认识呢?因为许婆子是第七生产队里,难得能跟赵红英唱对台戏的人,两人结怨多年,虽然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可两人都是格外能耐的,碰上就会互怼两句,队上都知道这两人不对付。
喜宝不知道那么多,可她曾经亲眼目睹她奶奶跟许婆婆你一句我一句,噼里啪啦的,就跟人家说快板似的,特别有意思,看得她都快把脑袋给晃晕乎了。
见奶奶追问,喜宝张嘴就把毛头给卖了:“哥哥说的!”
尽管喜宝往上有仨哥哥,可别说强子和大伟跟着大人出去干活了,就算都在家,那能干出这事儿来的,也只能是毛头。
“瘌毛头!!”赵红英一声大吼,“你又干啥事儿了?”
此时,春丽几个已经把晚饭烧好了,米饭扛饿,所以秋收期间家里顿顿都是捞干饭,至于菜,则是早些时候腌的白菜萝卜,如果是早饭,就再蒸些饼子揣上,干活饿了好咬上两口充充饥。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赵红英索性招呼大家先吃饭,吃完再看毛头唱大戏。
事实证明,赵红英这个决定相当英明,且有远见。旁的不说,这要是真的边吃边看,万一发生呛死、噎死的事儿,算谁的?
等全家都吃完饭,搬了凳子椅子围坐在院子里纳凉,毛头就站在院子中间来了一番倾情演绎,情景再现。
“……幸好有你,不然我真的熬不下去了,我从来不知道,干农活竟然那么辛苦,这些年,你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嗯,我习惯了。”
“以后不会了,等我回城了,我一定会带上你的,叫你过上好日子。静,相信我。”
“好,我信你。”
……
比起上一回女知青的千娇百媚,这回毛头饰演的许静就内向多了,话少声音轻,只有一点格外得辣眼睛,那就是——羞涩。
许静是个十五岁的大姑娘,长相搁在队上也算是上乘的,她这个长相加上年纪,害个羞啥的,确确实实能叫人忍不住心生怜爱。
可要是换成毛头呢?
一个四岁的小豆丁,还浑身乌漆嘛黑的,哪怕毛头的颜值已经稳定下来了,那也是因为他已经丑得不能再丑了,而不是变得好看了。将一个大姑娘听到情话时羞涩难耐又难掩甜蜜的神情,原原本本的
喜欢六零年代好生活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