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端化帝还年轻,但他之前说要效仿寻常人家那样,为显嘉帝守足三年父孝。也就是说,他这两儿子死后,他想再有儿子的话,怎么也得三两年之后了!
到时候他也许还能再有儿子,但卫皇后呢?
皇后跟端化帝同岁,今年已经二十八,即将三十,在这时候是可以预备做祖母的年纪了。
前年显嘉帝才驾崩时,皇后倒是生了个才落地就夭折的小皇子——但算算这小皇子与太子年纪的差距,可知皇后并不是很宜子的体质,何况小皇子的妊娠期间皇后没少受折腾,之后遭逢丧子之痛又难过了好长时间,身体很难不受影响。
“若太子没了,陛下当初许诺不再纳人,只与本宫好好过日子的承诺,恐怕是等不到多年后就要作废了吧?”卫皇后想到这里就觉得恨意涌上心头,她虽然对于端化帝的这个承诺信心不是很足,但凭自己对丈夫的了解,也觉得夫妻至少可以恩爱那么十几二十年,这段时间足够自己母子巩固地位了!
可如果端化帝膝下无子,苏太后也许不敢说什么,太皇太后却绝对不会坐视的。
快三十岁的皇后跟十几岁的女孩儿,哪个更可能延续子嗣,这还用说吗?
卫皇后再不甘心也不可能阻拦——甚至她得抢在太皇太后之前,主动给丈夫添人!
皇后出身大家,不是善妒之人,后宫多点人她倒不是很在乎。
她在乎的是储君之位:一旦年轻妃嫔生下皇嗣,哪怕她后来又生皇子,那也不是嫡长子了,到时候一个不好,岂不是要步上苏太后的后尘?
何况现在的太子有显嘉帝亲自留下的辅政大臣顾韶做老师,无论出身、天资、潜力、助力都无可挑剔——只要这个儿子在,卫皇后相信,哪怕端化帝以后遇见他的申屠贵妃跟贞媛夫人,自己母子也不可能落到太皇太后母子当年的景况!
一旦这儿子没了,她以后的孩子,即使天赋更出色,却不会再有这样的优势!
因为显嘉帝已经不在了。
顾韶为人精明,他已经贵极人臣,又深得端化帝信任,如果不是显嘉朝就做了太子的老师,换成现在,有皇子想拜在他门下,他肯定不答应:他这把年纪,这样的地位,什么都不做,也足以名垂青史,为什么还要再折腾?
所以卫皇后认为:“对太子跟二皇子的谋害,十有八.九是为了挑起宫闱之乱,再现储君之争!”
显嘉朝的争储,起因是长子非嫡,嫡子非长。
而现在的太子既嫡又长,无懈可击。
只要这太子活着,且不犯下致命大错,端化朝就不太可能有争储之祸。
没有争储的话,也就意味着,帝位的传承会很平稳,即使有人有野心,也找不到混水摸鱼的机会。
那么是谁看不得宫闱太平,要这么做呢?
肃襄二王当然是最值得怀疑的,可卫皇后仔细分析后认为不太可能,因为端化帝非常防备这两个弟弟,他们反而不大好动作,而且,他们已经正式出继。
即使端化帝父子发生什么意外,新君也轮不到肃襄二王,毕竟显嘉帝名下的儿子还有梁王、蜀王跟庆王。
其中梁王不但是端化帝的胞弟,在目前的长幼之序里,也仅次于端化帝,而且他已经有世子,尽管世子身体不太好,但对比年少的蜀王跟尚且抱在手里的庆王,优势可想而知!
端化帝这一脉要出了岔子,新君十有八.九就会是梁王!
而且卫皇后怀疑他之后,又回忆起了一件事情:
显嘉帝驾崩后,端化帝悲痛之下当场昏厥,之后虽然被救醒过来,却恍惚了好几日才缓过来。
那段时间是顾韶主持大局,梁王、徐惜誓跟简虚白三人担当主要辅佐的责任。
其中顾韶主要是统理全局,心思大部分放在朝堂以及帝都左近军队的情况上面;徐惜誓给顾韶打下手;简虚白则是安抚太皇太后兼得空时给国丧搭个手。
而梁王当时的差使,主要是跟着端化帝——这是因为顾韶看端化帝当时的精神情况很不好,担心他在众人面前失仪,落了皇家体面事小,流露出不堪大任的孱弱,问题可就大了。
所以将国丧的条例写了一份给梁王,让他以宽慰端化帝的名义跟在兄长身边,好随时提点,端化帝要有什么破绽,他也好掩护一下,或者替端化帝顶缸。
这也是卫皇后认为,庆王如非显嘉帝血脉,生父必出这三人之一的缘故——顾韶当时忙着安抚百官,安排扶灵还都,没空也没有去过后宫;只有这三人,由于各自的差使,很是频繁的出入宫闱了一段时间。
但徐惜誓因生母鲁国大长公主早逝,向来谨言慎行,料他没这个胆子;简虚白早年拒绝过暖太妃,且是显嘉帝当自己儿子养大的,无论是暖太妃对他的诱.惑程度,还是他自己的良心,也未必做得出来这样的事情。
惟独梁王——虽然是显嘉帝亲子,但因为显嘉帝的心思都放在了培养长子上面,对梁王不算亲近。纵然梁王从来没有抱怨过显嘉帝的偏心,在显嘉帝面前也一直表现得很是恭敬,但他心里对显嘉帝是否真的尊敬,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算起来他当时在宫闱里待得时间最长,说是亦步亦趋跟着端化帝,实际上端化帝当时悲痛太过,连续好几天都浑浑噩噩的,连自己做了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梁王离开会,去同暖太妃幽会,端化帝怎么可能察觉到不对?
卫皇后
喜欢继女荣华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