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晋安帝在众大臣们眼里根本不像是个男人,有哪个男人能几十年如一日的清心寡欲,民间甚至有传说晋安帝不行,也有龙阳之好的传闻,当然也仅仅是传闻而已。
福成领着一帮太监守在殿门外,时不时看向紧闭殿门的眼中藏着悲痛和焦虑。
他已经在这里守了三天三夜,累了站着就睡着了,渴了饿了也是随便解决。晋安帝在里头,他不敢走。而台阶之下,甚至宫门处,也伫立着一队队甲胄分明的禁卫军。
晋安帝临进去时发了话,擅闯者杀无赦。
所以这三日有许多王公大臣都入了宫,可俱都被挡着这东宫外。
寝殿中,明黄色的薄纱上下翻飞着,掩住了其后静静躺在那里的人。
床榻的四周按着特定的方位,围坐了数十位高僧和道人。他们双目紧闭,嘴里不停地念念有词着。而在一旁分别还席地坐了数十个同样打扮的僧道,外面人听见一直没断过的梵音和咒语,其实就靠这些人接力施行。
可即使如此,他们也是面目苍白,嘴唇干涸,明显都已经到了快要撑不住的地步。
殿中一角,在那翻飞的薄纱之后,隐隐坐着一个人,宛如雕塑,动也不动。他身边伫立着一个童颜鹤发、仙风道骨的道人,面色淡漠,可眼中却暗藏着唏嘘。
忽而,又是一声霹雳响起,豆大的雨点砸了下来,砸在黄色的琉璃瓦上,很快雨势变大,竟仿若天破了个窟窿也似,即使在殿中也能听到大雨倾倒而下的声音。
这雨势大到甚至压制住了殿中的声音,这些念经声和施咒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甚至人在近处都听不清其中的音节。倏然有一个和尚倒了下来,紧接着接二连三有人倒下了。
一见前面有人倒了,后面便有人接上,可倒下的人越来越多,竟是接替不上。
咔擦!
随着又一声霹雳,寒川子大声喝道:“停!”
明明见他声音并不响亮,却是震得所有人都为之一颤。
殿中很安静,甚至连呼吸声都不可闻。
坐在那里的人突然动了,他站了起来:“寒道长,成了?”
寒川子暗叹一声:“陛下,贫道早说过,尽人事听天命。”
此人一身明黄,伫立在薄纱之后让人瞧不清楚面孔,只知道其身形高大,别有一番威仪。
忽然,他动了一下:“好一个尽人事而听天命!寒道长与诸位高僧道长都辛苦了,朕答应尔等的事自会办到。”
语罢,此人便向殿门外走去。
紧闭了多日的殿门终于从里面打开,福成看到出现的人,松了一口气。
“陛下。”
“着手为太子办丧事,按帝制风光大葬。”
*
晋安帝就这么一个儿子,太子死后,朝堂上也暗起波澜。
先帝共有八位皇子,弘景三十二年没了三个,如今除过已是九五之尊的晋安帝,还剩下安王、庆王、鲁王、吴王。其中安王前两年犯了一场事,被晋安帝圈禁,也就是说还剩下三位王爷。
这三位王爷,早先年庆王受陛下看重,最近这些年却不知为何原因冷了。至于鲁王和吴王,晋安帝一直表现得不咸不淡。这种事态不明的情况下,家家都有机会,倒是让人一时琢磨不透到底花落谁家。
而晋安帝也一直没有表示,任京中因为过继之事风起云涌。
至于为何所有人都认为是过继,而不是晋安帝自己再生一个。太子早就是过了今日没明日,陛下要自己生早就生了,还用得着会等到今日?!
就在大家都摩拳擦掌之际,庆王府一直远在边关的世子赵琰回来了。
这庆王世子从小不受庆王喜爱,庆王妃常年吃斋念佛,也是少在人前露面,倒是那位姓韩的侧妃在外面走动颇多。及至现在,世人多数知道庆王府有个韩侧妃,倒是少有人知道还有个王妃。
而这庆王世子便是庆王妃所出。
其实这种情形各家各府都不陌生,说白了就是西风压了东风,连累其所出的儿子也不受待见。
不过这庆王世子能文能武,倒是颇得晋安帝看重,并于三年前被派往边关镇守。他消失在人前已久,为众人淡忘,这次京中私下里流传的过继热门人选根本没有他。
直到赵琰回来,才让许多人记起庆王世子这号人物。
而晋安帝也是雷厉风行,很快就下旨过继赵琰为嗣子,并封为太子。
庆王府,韩侧妃满心不甘地向庆王埋怨道:“妾身早就说了,陛下与王爷情义不同,让您去求求陛下,不如将晟儿过继给陛下。你倒好,推三阻四,总是觉得不成。你瞧瞧你瞧瞧,如今倒便宜了他。”
庆王皱着眉头,斥道:“什么他不他,他也是本王儿子!”
似乎看出庆王的不悦,韩侧妃忙做出一副赔小心的怯弱样,道:“妾身也是一时口不择言,还望表哥别生气。妾身这不是在替殿下不值么,世子是咱们王府的世子,晟儿从不敢也不会和世子抢这位置。妾身想若是过继晟儿,兄弟二人都有了着落,岂不美哉,也免得失了这兄弟情义。”
其实韩侧妃的想法,恰恰也是庆王所想,所以在收到圣旨后,他非但不喜,反而有几分气堵。
为何皇兄问都不问他一句,就将他的嫡长子给过继走了?
喜欢王府宠妾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