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刘一民忽然想起现在的日军可是比历史上不要脸的多了。明明把他们一个师团消灭了,也击毙师团长了,但是只要没有缴获日军的师团军旗,日军就会捂着脸说瞎话,死不认账,而且会马上重建该师团。第十师团已经重建一次了,日军会不会再重建呢?第三十五师团也重建了,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也重建了。还有,鲁西南的第三十八师团主力被歼灭了,余下的部队撤到哪里去了?会不会是象历史上一样,调到广州去了呢?要是第三十八师团调到广州后就地整补,要不了多久,就又是一个完整的师团了,说不定将来日军攻占香港时,还会以这个主力被歼灭过的第三十八师团为主力呢!
由第三十八师团,刘一民又联想到除夕之战中主力被消灭的第二十七师团,日军又是开记者招待会,又是在报纸、广播上大肆宣传,肆意隐瞒败绩,拒不承认第二十七师团主力被歼灭的事实。不用说,这个师团也是要重建的。只不过王东强搞来的华北日军兵力布防图上依然显示日军第二十七师团驻防济宁、兖州、泗水、曲阜,和近卫第二师团驻防地相同,难道第二十七师团躲在这一带悄悄的补充休整么?
联想到这里,刘一民忽然觉得自己后世学的历史教科书上的内容有极大的失误,光讲日军兵力不足了,就没讲这日本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过剩的国家,一门心思想对外扩张、移民。他们根本就不缺兵员,缺的是受资源限制的武器装备。何况日本现在占领了朝鲜、东北、台湾,必要时完全可以从这些地区征召兵员,与日军混编。事实上,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日军都这么做过。
历史上之所以日军侵华兵力不足,并不是日军没有那么多的兵员可以动员,而是有别的原因。
这一个原因不用说是财政原因,日本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裁国家,裕仁天皇也好,近卫文磨也好,未来的东条英机也好,他们都没有希特勒那种独裁地位。一旦军费开支过大,财阀们就不愿意了,这就会迫使内阁在某一阶段削减军队,减轻财政压力。
第二个原因是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利用自己优越的海运能力,随时可以把精锐师团投放到需要的战场去,大大提高了野战师团的使用效率。象日军的第五师团、第六师团,几乎是每个战场都到过。战役结束,甚至还会回国休整。
第三个原因,应该是历史上日军从来就没有真正把中**队看成平等的对手,设计战役计划时,一般以一个联队对中国一个师来调配兵力,象长沙会战时,日军的作战计划甚至是以一个大队对中国一个师来调配兵力。日军的假想敌一直都是苏、美,连英**队他们都看不上眼。即便是苏联,历史上诺门罕事件时,日军才动用了多大的兵力啊?完整的师团只有一个二十三师团。小鬼子自以为他们的部队射击术、拼刺术、投弹术水平高,作风顽强,根本就没把苏军看到眼里,这才导致大败。如果日军象苏联那样倾尽全力,恐怕历史上的诺门罕事件就要重写了。
正是因为这三个原因,历史上1939年下半年,日军在侵华战场尚处于胶着状态之时,还有余力把常设师团调回国休整,把大部分特设师团调回国撤消番号、复员。而且,那么庞大的关东军竟然呆在东北不动,这一方面是对苏备战,另一方面是日本人认为中国派遣军就足以打败中国了,用不着动用关东军。这才有了日军有余力发动太平洋战争。假设日军不这样做,而是不断加强驻华兵力,关东军再大举南下,恐怕历史上的中国抗战会更加艰难。
想通了这个道理,刘一民不由得脸上挂上了一丝笑意,由于他的横空出世,小鬼子连遭败绩,成旅团、成师团的被消灭,战死的鬼魂怕是已经把靖国神社挤满了。看看,到现在,小鬼子也没有舍得让一个师团回国复员,全部都在战场上挣扎着呢!而且,关东军主力已经几次南下参战了,其中的第11师团、12师团、28师团、29师团仍然留在华北战场,成了守备部队。包括那么骄横的第九师团,现在不还得老老实实地当铁路守备队么?
笑完,刘一民就想,如果日军第十一军囿于第一次长沙会战遭到的沉重打击而延缓发动枣宜会战,那现在的中国战场就暂时出现了两军相持局面。因为第三战区、第九战区、第五战区结束冬季攻势后,也与日军第十一军、第十三军形成了对峙。
刘一民从地图跟前站了起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思考着日军第十一军到底会不会按照历史上的时间发起枣宜会战,会不会向历史上那样部署。如果日军象历史上那样部署,第五战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才能制胜,或者减少损失。
唐星樱就在院子里纺线,时间长了,累了,起身想去喝口水,歇一下。走过刘一民办公室门口时,看见他噙着烟正在踱步,一会儿皱眉,一会儿脸上挂着傻笑,就知道他又在思考问题。
喜欢重生之红星传奇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