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氏与女儿英娘正在家里。
“你阿兄这都出去一个时辰了,怎的还不回来?”米氏颇为担心的说道。
“娘,您方才不都说,阿兄和以前不一样了,懂事了,阿兄都这么大的人了,有什么可担心的?”英娘好笑的说道。
阿兄都已经十八岁了,娘还当时八岁呢?
“虽然是懂事了,但到底不了解外面,且出去的时候,身上也没有带银钱。”米氏叹息一声说。
祝况推门进来的时候,正听见米氏说这一句。
“娘,我这不是好好的。”
英娘因听祝况这么说,笑着道:“阿兄不是说去置办年货了,怎的空手回家了?”
看着小狐狸一样狡黠的妹妹,祝况笑了。
这个妹妹,倒是个不错的,很有些机灵劲儿。
“你这丫头,倒是打趣你阿兄了。阿兄知道,你是想着过年有新衣裳穿是不是?你且放心,阿兄定能让你穿上新衣裳。”
祝况故意逗自己家妹子。
小姑娘有些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说道:“我才没有这样想,阿兄诬赖人!”
“我家英娘没有像穿新衣裳,是阿兄想给英娘置办新衣裳。”祝况说着笑了。
看儿女如此,米氏也笑了。
这是从丈夫去了之后,她第一次如此会心的笑。
随即想到家里的日子到底艰难,又笑不出来了。
“咱们家里就只我们娘儿三个,年好过。”
后一句话,米氏没说出来,年好过,可是日子不好过啊!
“年货置办了些,估摸到下午就能送过来。”祝况笑道。
“你身上也没几文钱,怎的能置办年货?”米氏惊讶的说,语气中满满的都是担忧。
“娘,您放心吧,我给别人帮了一个忙,作为感谢,他们要送一些礼,虽然不多,但咱们人也少。”
对于刘掌柜会送礼给自己,祝况毫不怀疑,但是会送什么,祝况就不清楚了,因此说的也是含含糊糊的。
米氏还有担心,但瞧着儿子不大愿意说的样子,也就不问了。
一时,米氏做了午饭,粗粮馒头配着白菜汤,清汤寡水的,连一点油星都看不到,就算米氏厨艺再好,那也变不出花儿来。
祝况只能暗暗想着,尽快赚钱,改善家里的生活。
吃罢了午饭,米氏让英娘刷锅,自己则抱出大木盆子准备洗衣裳。
“娘,我们家那来这么多的衣裳?”祝况看到,惊讶的问。
“这是娘收来的衣裳,洗一件衣裳一文钱。”英娘一面利索的收拾碗筷,一面快言快语的说。
祝况一听,忙就开口:“娘,您还是别洗了,赚钱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给别人洗衣裳,能赚几个钱?一天辛辛苦苦下来,估计也就是十来八文的,果真是辛苦钱。
“就只靠着你衙门里的那点儿俸禄,我们一家子吃饭倒是够了。只是,你年纪大了,英娘也不小了,等出了孝,也该给你们说亲事了,一娶一嫁也要不少钱。”米氏惆怅的说道。
自家男人活着的时候,总想着族里的人,借给族里人的钱,别人不还也就不要了,历年下来,赚的虽然不少,却没有积蓄。
“娘,您放心吧,我会想办法的,赚钱的路子总是有的。”
米氏苦笑,显然不相信祝况的话,钱哪里是这么好赚的?
“过年之前,我肯定能赚到十两银子,等过了年,我去县衙里,到时候咱们一家子不住在这里了,就在县衙附件租个小铺子,您和英娘做点小生意,也比帮人洗衣服赚的多不是?”祝况笑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做些小生意倒是好,可本钱我们家拿不出来。”米氏忽略了儿子说的前面一句,过年前能赚十两银子,这可真是开玩笑呢。
莫说是祝况,就是他爹活着的时候,一年也不过赚个二三十两银子,此时可已经是腊月十五了,距离过年就只半个月的时间。
米氏还是坚持将收来的一大盆子衣裳都清洗干净,祝况拗不过,索性帮着米氏一起干起来,英娘也不刺绣了,帮着一起洗衣服。
娘仨才刚忙完,有人叩门。
米氏则带着女儿回到房中,祝况上前开门。
却是万和顺的人来了,为首的是上午在铺子里见过的一个年长的伙计。
“见过祝公子,这是刘掌柜安排小人送过来的。”那人脸上都是笑容,眼底眉间,俱是恭敬。
“辛苦了,且到屋里喝口水。”祝况也客气道。
“不了不了,这几日铺子里忙,可耽误不得。哥几个,手脚麻利些,手底下仔细些。”
四五个人,七手八脚的从牛车上抬下来不少的东西。
十年的账目,装了一个大箱子,又是大大小小好几个竹背篓和竹筐。
“刘掌柜安排小的给府上送了些年礼来,聊表心意。祝公子可别嫌弃简薄。”
“二十斤白面,二十斤白米,三斤羊肉、五斤猪肉、一只鸡、一只鸭并两条鱼。这一只背篓里是储存的冬菜,有白菜萝卜,还有五十颗鸡蛋。这些是干菜并一些果子点心,虽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来了客人倒也能应景。”伙计口齿伶俐,一口气将所有的物品都报清楚了。
对此,祝况也很惊讶,没想到,刘掌柜竟然一口气送了这么多东西,当真是大手笔了。
有了这些,这个年过起来就松快了。
祝况才打算开口说两句道谢的话,伙计又开口了。
“还有这两匹料子,是新进的细麻布,颜色
喜欢我在大明当小吏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