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之后,看着器宇轩昂的宁远,和他旁边戴着墨镜,跟来旅游似的钟晓曼和李光杰,光鲜亮丽的样子引人瞩目。
在场的人员眼神交换之后,脸上都露出莫名的意味。
不光是藤汝俊,其他人,尤其是潇湘电影厂的员工,都对宁远和钟晓曼三人感到不放心。
倒不是怕他们搞砸了什么,而是担心他们吃不了这里的苦。
万一待两天受不了跑了,他们又得继续等。
山里的环境不比城里,虽然毒虫蛇什么的现在少多了,但蜈蚣和蜘蛛依然不少。
蚊子就更不用说了,白天就肆无忌惮在旁边嗡嗡嗡,到了夜晚完全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
至于蛇,能不能碰到就看运气了。
就连吃的饭,现在可没有外卖从县城往这儿送,而是专门找了几个妇女,花钱请她们做,虽说都是本地蔬菜,但毫无味道可言,只是填饱肚子。
肉顶多在村子里买一点鸡鸭,而且大部分人还不愿意卖,母鸡得下蛋,公鸡得打鸣。
卖你点鸡蛋就不错了,现在天气还很热,整个村子也没有一台冰箱,根本没办法从县城买肉存放。
虽然如此,但他们暂时也没多说什么,毕竟是制片康健民和导演霍建起一起挑选的演员。
不过有些人也在等着看他们出洋相,就像他们刚来的时候那样。
“滕老师,您好,我们仨都是华戏的学生。”宁远带着钟晓曼和李光杰,率先来到藤汝俊跟前。
藤汝俊笑着站了起来:“你好,我看过还珠,也看过你演的话剧,都挺不错的。”
跟宁远握手后,他又一一跟钟晓曼两人握了握手。
他并不是不录取还被特招进话剧院,就已经说明本事。
但他依然有顾虑。
无论是还珠,还是排演话剧,要么在京郊,要么影视城,那里条件都比这里强太多了,还珠剧组更是财大气粗。
除此之外,宁远演的这些角色,跟现在要演的是两个方向。
演员都讲契合度,你能演大侠,能演城里人,但淳朴的山里人,还是八十年代初的山里人,那个度,能把握住吗?
虽说康健民给他打过包票,但藤汝俊对拍戏要求高,没亲眼见到前,顾虑肯定不可避免。
连宁远他都有顾虑,何况钟晓曼这两个菜鸟。
但该有的客气话还是要有的,再说了,宁远他们也是华戏的学生,出外代表华戏的形象,他也有责任维护好,不能让外人笑话。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让他眼神里多少流露出一丝复杂。
能教尽量教好,真不行再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藤汝俊心里这么想着。
而对于宁远来说,这些质疑他无论前世还是这辈子见多了,也无所谓,所以笑着道:
“谢谢滕老师,既然到这里来拍戏,我们都做好了准备,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您尽管批评指正,把我们当学生就行了。”
钟晓曼和李光杰来之前也得到宁远的提醒,所以在宁远说完后,也都说了类似的话。
不管能不能行,至少现在,他们仨的态度挺端正,藤汝俊笑着点头。
随后,宁远又跟饰演他母亲的赵秀丽打了个招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饰演五婆的老太太,叫龚业衍,几十年前曾进京演出花鼓戏,可是受到过大人物接见的表演艺术家,宁远也表示了尊重。
除了他们,还有其他工作人员,宁远也都带着钟晓曼和李光杰,毫不露怯的一一打招呼。
这一圈儿下来,他们对宁远三人的感官就好了不少。
人就是这样,不熟悉的时候各种质疑,有了交流后,再有想法也不会表现在脸上。
在康健民带着宁远他们熟悉了片场,以及主要拍摄场地后,时间也来到了傍晚。
半个月前,他们过来的时候,还有不少村民在旁边围观,现在长时间都是准备,也没有拍摄,村民们也都懒得过来看了。
除了一些孩童,时不时好奇的过来瞅瞅。
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在外面喊道:“宁远,宁远你在吗?”
听到是杨德宝的声音,宁远就知道他来干嘛了,不由笑道:“大叔,我在这里。”
这时他们的晚饭也送了过来,知道杨德宝要请宁远他们吃饭,康健民也没留宁远他们,挥了挥手,眼不见心不烦。
杨德宝的确是倾尽所有的款待,过年才吃的熏鱼、熏肉都拿出来了,还有他自家酿的竹筒酒。
酒宁远就喝了点,倒是霍建起夫妻俩,喝了不少,连连夸赞,让杨德宝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好喝你就多喝点。”
吃饭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这个村基本上都是姓杨的,要不是大园村叫了这么多年,恐怕早就改名杨家村了。
饭后,天色也慢慢暗了下来。
得知宁远今晚不跟他们回县里的酒店,而是在这里,康健民迟疑道:“你确定?”
不光是他,藤汝俊也问道:
“宁远,你可不要逞能啊,这儿可不比城里,你看现在,蚊子多得都能吃人。”
宁远比了个ok的手势:“放心吧滕老师,这种生活我不陌生,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的。”
“可是,这可不是说说就可以的,你——”
哪怕他们知道宁远同样生活在山区,家里四个孩子都是养父捡回来的,条件艰苦,但现在的宁远长得光鲜亮丽,总给人一种吃不了苦的感觉。
要知道,就连藤汝俊,这些天也折腾得够呛
喜欢影帝重回十八岁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