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朝长孙氏投去哀怨的目光:“娘子可真疼小庾儿,你怎么就不心疼为夫我呢?”
“别闹,说正经的呢。”长孙氏小声嗔道。
每次长孙氏跟他说“别闹”两个字时,声音特别柔,眼神特别妩媚,李世民心下酥软,立刻缴械投降:“行,都听娘子的。”
两人眉目传情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子,扭头看见王庾笑盈盈地盯着他们,两人顿时觉得尴尬。
王庾笑呵呵:“你们可以当我不存在,请继续。”
李世民:“......”
长孙氏:“......”
看长孙氏羞得满脸通红,衣角都快被她绞烂了,王庾收起戏谑,正色道:“我开铺子纯粹是为了好玩,不是为了赚钱,所以还是按照我的想法,三分归我,七分归二兄。”
见长孙氏又要反对,王庾抢着说道:“嫂嫂的好意,我心领了,你要是觉得我分得少,就从二兄那里划三分给我即将出世的小侄子。”
王庾指了指长孙氏的肚子:“权当我给小侄子的礼物。”
长安的铺子她拿七分是因为她要用这些钱来办时闻,但还有三分充入国库。
而那些分铺,无论是给李世民还是给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将来都是归于国库,殊途同归,她的本意没有改变。
“好了,嫂嫂不必多说,这件事就听我的。”
见王庾强硬的样子,李世民笑了:“小庾儿真是长大了,还懂得为小侄子谋算,不错,不错。”
又对长孙氏说:“小庾儿既然这样说,就依了她吧,反正我的钱也归你管,你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
也对,以后她多给小庾儿准备些嫁妆就行了。
于是,长孙氏同意了:“好,就听小庾儿的。”
“那我先去西市看看我的铺子,晚点回来吃饭。”
王庾从椅子上跳下来,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快跟上。”李世民吩咐侍卫。
长孙氏一边摇头一边叹气:“唉~这丫头,还是一副说风就是雨的性子,跑这么快。”
“她跑那么快是怕你不准她出去。”李世民一针见血地说。
长孙氏:“......”
“孩子的名字你想好了吗?”
李世民猛地敲向脑袋:“对,我还要给我儿子想名字。”
……
这一天,王庾又是忙铺子的事,又是忙改造公主府的事,直到傍晚才回秦王府。
用过晚膳后,王庾陪着长孙氏散步消食,李世民则在书房忙政务。
左一禀道:“主子,人手已经挑出来,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好。”李世民很满意他的办事速度,“一切按照小庾儿的要求去做,她说怎么做,你们就怎么做,不过……”
李世民话锋一转:“趁着这次机会,把我们的消息网铺下去……”
-------------
三日后,在征讨薛举失败的阴霾下,大唐迎来了一个好消息。
朝廷收到了永乐王郭子和的降书,李渊大喜,当即下诏封郭子和为灵州总管,赐金河郡公。
两个时辰后,西市一家铺子开张,名为“时闻社”。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大街小巷流窜着“卖报”的乞丐。
刘文静听见喧闹声,从茶馆中走了出来。
面前的街道上,有一个十岁左右的小乞丐手里高举一个纸卷,一边走动一边高喊:“今日时闻,永乐王郭子和归降大唐,荣升金河郡公、灵州总管……”
刘文静往右边看去,距离这个小乞丐三丈远处,有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小乞丐高举纸卷,嘴里喊的话与这个小乞丐一模一样。
再往左边看,是同样的情景,这条街,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乞丐在“卖报”。
“大爷,买份时报看一看吧。”
有人好奇,但看见小乞丐脏兮兮的衣服就打了退堂鼓。
刘文静不在意,走上前问小乞丐:“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终于有人问,小乞丐很激动,打开手中的时报对刘文静说:“大爷,这是时闻社出的时报,上面记录的都是最新的消息。
“您看,永乐王归降我们大唐,陛下两个时辰前刚封赏了永乐王……”
见周围的人都靠拢过来看,小乞丐“啪”的一声合上时报,殷勤地对刘文静说:“时报上都是最新的消息,一份两个铜板,大爷买一份看看吧。”
“这不是跟邸报差不多嘛。”有人说道。
刘文静不管这些,掏出两个铜板扔过去:“给我一份。”
小乞丐动作很敏捷,一下子就接住了铜板:“好嘞,给您一份。”
刘文静接过时报,当街看了起来,旁边的人凑过去看。
这一看就发现了此物与邸报不同,上面分了很多版块,有时政、文化、民间……也不拘泥于大唐国内的消息,还有外邦的消息。
而且不光有文字,还有配图,众人一下子就起了兴趣。
这时,刘文静合上时报,脚步匆匆地走了。
围观的人立刻朝着小乞丐冲去:“给我一份。”
“给我一份……”
“各位别着急,一个一个来。”
小乞丐动作很麻利,收两个铜板就递一份时报过去,没过多久,他腰间挎着的篓子就空了。
“各位对不住,因为消息刚出来没多久,印刷的时报只有这几份。
“不过,这个时候,铺子里应该又印刷了不少,各位想看的话,就去铺子里买吧。”
有人叫道:“那边
喜欢大唐第一女相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