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部落和荆棘部落,这两个部落罗冲并不熟悉,尤其是熊部落,除了知道他们擅长打猎,以熊为图腾之外,其他的基本没什么印象,而荆棘部落,就像他们的名字一样,以善于利用荆棘藤曼为主,会做陷阱,会编制藤筐,还会用荆棘藤编制篱笆墙用来防御。
两个部落实力不相上下,所以加入汉部落之后也没怎么把对方放在眼里,但这都不是关键,一开始的两个人因为房子打架这没什么,只是一桩小事而已,可是后来把自己以前的族人叫来打群架,这个性质就不一样了,说明他们还是没有融入进汉部落,这是个大问题。
现在的汉部落看起来,实际上和北边遇到的那个部落联盟没什么差别,不同的就是汉部落有一个所有人公认的首领,那就是罗冲。
可是和联盟相同的地方是,这些部落加入汉部落之后,并没有把自己彻底当成汉部落的一份子,他们束发,他们学习汉语,他们自称汉人,但是他们仍然以氏族的形式仅仅抱在一起,说白了还是原来部落的那些人比较亲。
要说知道团结本来是好事,可是这种小团结在宏观上来说就无异于内部矛盾了,这相当于汉部落的内乱。
可是仔细分析之后就能知道,这个问题的关键点根本不在于打架争房子,而是各氏族在汉部落中的影响力太大的问题,这种情况是个危险的信号,但也不见得是坏事,正所谓早发现早治疗,既然已经发现了问题,那么及时改正错误就好了。
应对这种宗氏自成一派,同一个姓氏互相抱团,不同姓氏就互相排斥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分化他们。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又不让他们产生抗拒心理,罗冲有的是办法对付他们,比如说:他已经计划已久的人口普查……
把所有族人登记入档,追根溯源,把他们八辈祖宗都查出来,就不信他们还是一家。
在汉部落收编他们之前,像是春会这样的血脉交流活动早已不知进行了多少次,所有的部落中都有其他部落的人口,只要把这些关系理清,就可以直接分化他们,不过分化并不代表脱离‘团结’这个概念,而是把氏族化整为零,让他们以个体的形式融入到汉部落之中,以后再说团结二字,那就是以国家的概念来团结。
当然了,想要顺理的把他们拆分开来,而又不能让他们抗拒,就必须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还要让所有人都接受才行,这个也很简单,那就是以理清血缘的借口来操作。
汉部落之后不会举行春会这样的活动,而且汉部落本来就是由诸多部落融合而成,以后想要解决婚配就必须按照血缘关系来,血亲不能结合,这个道理他们早就明白,不然也不会跑那么远去参加春会了,相信以这个理由,那些部落的首领和长老也不会不同意。
打定了主意,罗冲对大树说道:“这件事情我来处理吧,你一会儿通知下去,就说我的命令,晚饭之前把所有氏族的族长,还有那两个涉事的族人都叫到广场去,我来给他们评理,顺便再和那些氏族的族长开个会,说一些别的事情,到时候你再帮我准备一些东西,比如......”
罗冲一边给大树安排着详细的准备工作,大树一边不停的点头,没过一会儿,大树也兴冲冲的离开了,而罗冲则是拿出了这次带来的笔墨,开始在屋里写东西。
为了完成这项人口清查计划,罗冲最先想到的就是一首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儿歌,或者说童谣,这绝对不是夸张,即使是现代,不管走到哪都经常能听见。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叔叔、伯伯、姑姑、婶婶、阿姨、舅舅、等等等等......
这首洗脑的童谣具体是谁弄出来的罗冲并不知道,但他却是听着这首童谣长大的,作为一首专门为小孩儿普及人伦辈分的童谣来说,这绝对算的上最成功的一个,当然,现在拿出来用在汉部落也一样合适,不管大人小孩,都适合用这个来学习。
罗冲很快在一张白纸上写出了这首童谣,不过和原版相比还稍微修改了一下,把所有的称呼都改成了官方书面用语,比如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叔父,伯父之类的。
不过后来罗冲想了一下,这样的传唱性似乎就不那么高了,所以又写了另一个口语版本,直接变成父亲,娘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的口语版。
除了这两个版本的童谣外,罗冲还画了一张血缘关系图,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繁衍的辈分依次下移,然后是父亲母亲和那些叔叔阿姨,把童谣中的辈分关系都用这张图来表示清楚,并在旁边标注相应的称呼,让他们搞不明白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这张图自己查找。
写完这些之后,看着纸上未干的墨迹,罗冲不禁为自己的机智稍稍得意起来,试想一下,以后所有的孩子都成群结队的唱着这首童谣的时候,整个汉部落还会有人理不清辈份吗?
而一旦他们理清了辈分,什么氏族,什么族长,不过是个笑话而已,除了那些直系血亲之外,关系最好的只怕就剩下周围的邻居们了,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那些疏远的亲戚根本派不上什么用场,真遇到了困难还得指望近在身边的左邻右舍。
而这样,罗冲计划的汉部落人民‘大团结’也就可以实现了,真正从根本上瓦解了氏族
喜欢原始文明成长记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