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你要带我娘走?”鞠文启差点儿被嘴里的馒头呛到。
好好的吃着早饭,马玉丘突然提起这一茬,着实给一桌子人都惊到了。
其实他也不是临时起意。
一宿没睡,他一直在考虑这件事。
他姐姐马玉善在这里生活的并不好,至少他认为不好,吃过太多的苦,也得不到太好的照顾,实在可怜,他就想给马玉善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把她接走势在必行。
“我自己照顾不好她,回去就给她找省城最好的养老院,找专门的人来照顾她。你们要是还不放心,我就带她去岛上的疗养院,那的条件好,让她享几年福,也能找医生给她看看病,”马玉丘很真诚的说道。
鞠文启不乐意,马上回绝道:“那养老院、疗养院啥的再好也没有家里好啊。这么些年我娘都是我家照顾着,这不都挺好,带她到啥啥都不熟的地方她也不习惯。”
这一点很重要。
张永梅也道:“我娘什么情况你也看到了,光说吃饭,也不是谁喂她都吃。她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折腾啥啊,就搁家我们照顾着呗。你们要是想她了,就常过来看看,咱家炕也够大,就是再多来些人也住得下。”
别看奶奶脑子不行,可她认人认的才叫准呢。
家里这几口人,在她心里也是有一个排序的。
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她儿子,而是张永梅,其次是三姐妹,最后才是鞠文启!她闹起来鞠文启拿她没办法,只有张永梅说话才好使。
这个排序可不是瞎排,是张永梅这么些年对她好的一种回馈。
张永梅不敢说这世上就数她对疯奶奶最好,可她敢说疯奶奶心里最得意她,离了她指定要闹,还不定出什么事儿呢。
马玉丘不信邪,非得要带人走。
饭还没吃到一半就都吃不下去了,气氛诡异至极。
马玉丘为说服鞠文启一家子也是煞费苦心,开始跟他们说马家现在是什么情况,让他们相信马家可以给疯奶奶最好的一切。
马玉丘的祖辈颇有家资,他的父亲年轻时曾留洋读书,后因家中变故辍学归国。婚后马父与马母生下二子二女四个孩子,动荡年代活下去都成问题,马父依然悉心教导儿女,教他们读书识字,让他们明理懂事。
五十年代初,马玉丘新婚不久的大哥奔赴战场再也没有回来,大嫂产后大出血,留下一个男孩儿撒手人寰。
后来马玉善出事,失踪不久后马父马母也先后离开。
马玉丘和小妹马玉良养活着大哥大嫂留下的孩子艰难度日。
再后来,马玉丘结婚,马玉良嫁人,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关系始终很好。
七十年代初,马玉丘和马玉良都被安排到乡下干活。
马玉良没能挨过去,留下一双儿女。
马玉丘在农场养猪养鸡,日子也很艰难,可他意志坚定,还会苦中作乐,自己想办法淘腾关于养殖方面的书籍来看,几年农场生活倒是让他学到不少东西。
回城后,马家的日子才渐渐好过起来。
现如今马玉丘下面一辈的孩子都很有出息。
大哥的儿子马久荣在铁路部门工作,职位不算低;马玉丘的大儿子马久茂在大学后勤部门工作,也是小领导,小儿子马久盛也就是马雨然的父亲做文物保护方面的工作,就职于省文物局;马玉良的儿子文韬是个纪录片导演,女儿文慧嫁到省外,是机电方面的工程师。
马雨然这一辈的孩子也都成长起来,年纪最大的当属马久荣的孩子,一个在国外读博一个在海市的大企业上班,都很不错。
相比起来,混的最差的就是鞠老三这一家子。
马玉丘把这些条件都摆出来,说要给马玉善最好的生活是真的有底气。
马玉丘过了退休的年纪,是单位离不开他开高工资把他返聘回来的,只要他愿意可以随时停下手中的工作天天陪在马玉善身边。
实话,鞠文启和张永梅都有些动摇。
一家子都是文化人,还有钱,兴许让他把人带走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左右也不是天南海北的距离,以后他们每年都可以过去看一眼,总不至于离开后就断了联系。
鞠敏和鞠静互看一眼,都猜到爸妈的心思,心里着急,面上都还挺淡定的。
鞠静说道:“舅爷,这事儿你说的不算,我爸妈说的也不算,得我奶愿意才行。”
鞠敏补充道:“你们商量好走还是留的没用,我奶不乐意闹起来谁都制不住她。”
这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甭管怎么商量,得疯奶奶愿意才成。
那疯奶奶愿意吗?
当然是不愿意。
她都不让马玉丘碰她,离了鞠家谁能照顾得了她?
马玉丘还挺轴,就是不肯放弃。
他认为他姐姐不肯跟他亲近是因为他们相处的时间太少,只要他多陪陪她,慢慢相处,他总能带她离开。
于是,他给单位打电话请假,要在小富强屯住上一段日子。
鞠家自然愿意他住下,左右就是一床被褥一碗饭的事儿。
马雨然也想留下,可马玉丘怕耽误她学习,让她待两天就老老实实回学校上课。
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鞠老三夫妻俩也不能一直把马玉丘祖孙二人当客招待着。
当天下午,夫妻俩就去饭店忙活起来。
马雨然想去外面转悠转悠,鞠静便带着相机跟她一块儿出去,说是要给她拍照,马雨然特别高兴。
她们前
喜欢农家奋斗记事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