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镇外侧,高高的围墙上站着巡逻的士兵,旗帜迎风招展。
冷冰冰的高射速机枪每五十米一挺,哨戒炮、机枪堡垒还有防空炮,密密麻麻,架设在隐蔽的位置,朝向毫无遮拦的小镇外面。
车队从远处驶来,头车反光镜上,飘扬着属于星火镇的刀旗,士兵们见到了,缓缓推开沉重的铁门,放开道路。
越过围墙后,一部分车停住,剩下的继续行驶。
参与碾压行动的武装车辆,全部留在外面,驾驶员需要经过认真的清洗和消毒再开进去。
运人的大车鱼贯而入,径直驶到一处小型广场,才组织幸存者们下车。
人力部门已经搬了桌椅过来,准备好纸笔,做好了登统计及分配准备。
他们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将这批人编入星火镇,分配房间,发放衣物,根据能力特长划队分组。
在末世,不仅粮食和物资珍贵,人也是一笔价值不菲的资源。
书琴戴着医用口罩,领了一群穿着白色防化服的医护人员等在一边。
广场两侧,全副武装的士兵冷漠站着,警惕着一切的风吹草动。
他们高大、凶猛,能够带来无形的震慑力,让幸存者们知道,这是一个容不得他们撒野的地方。
所有幸存者都必须经过严密的卫生防疫和健康检测,防止个别人身上存在传染性疾病,给整个星火镇带来影响。
只有健康的人才有资格加入,若是不符合条件,只能进行驱赶。
不过,星火镇周边,丧尸和寄生兽的身影,并不常见,他们勤奋拾荒,也算是给了一条生路。
体检、统计、分配、定岗……
涉及幸存者,便是一项复杂、严肃且长远的工作。为此,星火镇办公室在负责人张强的牵头下,专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规定与办法。
即为幸存者管理方案一百二十条关于搞好卫生防疫及健康普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
采用召开专题会,张贴专栏,组织座谈等方式进行传达,确保人人清楚,人人明白。
虽然是指挥官的座驾,但白色越野车也实在脏的恶心,需要经过清洗。
王徒干脆就领着一帮子人徒步走回营区。
沿途,还顺便视察了一番星火镇各部位的建设情况。
在王徒一直以来的思路中,打造能够满足一定人口衣食住行的庇护所,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惜代价搞发展。
军事需过硬,保障得给力,钢铁堡垒,一定要在暴风雨中建立起来,才能坚韧不拔,牢不可破。
在这个过程中,堆防御,造大炮,种粮食,嫌少不嫌多。
目前保障大队有足够的人手,各种材料和设备从已占领地区收集,能够保证基本的供给需求,所以总体效率已经非常明显。
星火镇的东侧,是军事区域。
士兵宿舍、食堂,军需物资库、弹药库、车库,以及训练场,一应俱全。
同时,东侧也是大门所在,由军团严密把守,方便随时开展行动。
南侧,是生产区域。
这边用钢板建起一片小型厂区,里面是大量的缝纫、洗衣设备,一些女人在这里工作,她们心灵手巧,职责与“衣”有关。
有时候,也会制作旗帜、袖标等物品。
除却这些,还有其他的厂区,负责难度较低的基础物资生产,如耐储存的腊肉、罐头、糖果等等。
不过这些还未真正展开,设备正逐渐运来,但想必投入生产,无需等待太久。
西侧,是镇卫队、保障大队的生活区。
他们那边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非工作、吃饭时间,禁止私自外出。
普通平民的居住区离他们不远,主要是方便镇卫队管理。
北侧,则是星火镇的物资库、粮库所在。
这边有后门,是为了方便农耕和运输粮食,由军团直接管理,昼夜看守。
而中间区域,主要是管理层宿舍、食堂、会议室、办公楼……等重要设施。
眼下,星火镇的功能性部门差不多已经完善了。
军事方面的暂且不算。
单是平民组成的职能结构就有四个,分别为办公室、保障大队、人力资源部、后勤管理部。
其中,保障大队内设部门最多,底下还有十三个小队,作用广泛,各司其责。
办公室作为星火镇运转的核心,是承上启下,沟通协调,管理左右,联系决策的重要枢纽。
办公室有权管理其他的两部一队,张强任主任,负责配合指挥官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并落实各部门工作计划。
现在随着人数增多,在一些管理层的提议下,正在把楼房充分利用起来,还创办了娱乐室、体育厅、学习讲堂……
王徒走一路,看一路,不时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队伍中有人便在纸上记下来,好给办公室送去。
到了居住区,队伍各自分开,王徒说了句,“大家辛苦,好好休息”。便独自上了楼。
叶诗雨坐在小桌边,用长针和一堆五颜六色的线在打着东西,大概是刚开始,仅有雏形。
听到门被推开的声音,她抬头看了一眼,神色欣喜。把手里物件放到一边,就冲过去想要投怀送抱。
“别,我身上臭着呢。”王徒拦住她,皱眉道:“帮我烧水,得先洗个澡,这味道……”
等他从里到外,彻彻底底清理了一遍,换了身便服,喷了点叶诗雨的香水,舒爽地走到桌边坐下来时,已经是半个小时过去了
喜欢我的红警我的兵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