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金陵贡院的院墙上,金陵县考一千名童生的录取榜单,以红纸正式公布。其余皆不录用,自然也没有接下来去考秀才的资格。
数千上万计的儒生在贡院外,恸哭流涕,悲伤欲绝。
他们这才因科举刚刚燃起的希望,又破灭了。
可是,他们不服气啊!
既然是考试,最起码要公平吧。
如果考诗、论语、春秋..等儒书。
他们众儒生都经常读,所有人都读,自己考不赢别人,那就是任考服输。他们也没话说。
都怪自己笨,自己傻,自己记不住。
可是,选一些他们根本不看的农书、医书、墨书来考,两眼一抹黑,他们心里哪里服气啊!
这是非战之罪。
考砸了,不能怪他们。
怪谁?
当然怪小昏侯这个主考官,自己昏庸糊涂也就罢了,还要来害他们这些儒生。
“苍天呐!”
“小昏侯‘科举坑儒’,这是故意害我们儒生考不好!”
“找别人讲理没用,那我们去找皇上评评理!”
“走,我们告御状去!”
“对,这次科举大考,关系到我大楚百郡千县,十多万计的读书人,决不能就这样算了。不能任由小昏侯继续胡闹下去!”
“请求圣上,废全科!”
“取儒科!”
几名金陵名儒振臂高呼。
在他们的带头鼓动下,数百上千的儒生们无比的悲愤和悲壮之心,高声呼喊着,往皇宫而去。
要是不推翻小昏侯的全科取士制度,他们儒生哪有出头之日!
董贤良站在远处,望着众儒生们,心中悲凉。
去皇宫抗议,这是冒着巨大风险的。皇帝要是没生气,倒还好说。万一激怒了皇帝,怕是一片人头落地。
因为他之前的阴阳灾异说,想要以天灾警示人祸,已经让皇帝感到不快。甚至为此,差点和小昏侯冲突,被罢官。
小昏侯的反扑太过凌厉。
恩师为了保护他,不让他参加这次儒生大抗议行动。
只是让几位名儒带着数百上千名儒生们,去皇宫抗议,争取废全科取儒科。
...
早朝。
金銮殿。
众三公九卿,朝臣们位列朝堂,神情肃穆。
这是早朝,并非大午朝。很多王侯,并未入朝参加。
皇帝项燕然正在听金陵府尹王栩,关于金陵县考的奏报。
金陵城聚集了上万名的考生,在整个大楚皇朝都占了极大的数量。所以,从金陵城的县考,可以看出整个大楚皇朝的县考情况。
皇帝对这县考的结果,颇为感兴趣。
岁举也好,科举也罢,都是为了供他这大楚皇帝“取材”。能取材,便是好的制度。
皇帝很是期待,小昏侯的科举制,到底有没有效果。
忽然,宫外传来一阵阵的喧嚣声。
呼声之大,甚至隐隐传到了这宫殿内。
公车府公车令杨绛面色匆匆,手持这一本厚厚的万言书,来到金銮殿。
“何事?”
皇帝皱眉。
“皇上,千名儒生在宫门外跪地恸哭,并向公车府递交万言书,称这次科举县试,极大的不公。
所出的考题,大部分是他们从未看过的书籍。
儒生们称,考卷不公平,结果自然也不公平。
金陵儒生们请求,科举考试采用统一的书籍,并且‘废全科、取儒科’,请求皇上为天下十数万读书人做主。”
杨绛递上万言书急道。
殿内,众朝臣们脸色都是惊变。
上千儒生们聚集皇宫外抗议,虽然不是兵变,但也是重大事件。
这,几近于逼宫啊!
皇帝项燕然闻言面色一沉。
上千名儒生到皇宫外请愿,向公车府递交请愿书。这,在大楚皇朝的历史上,可是屈指可数的事件。
他不由看向孔寒友。
天下儒生看似松散,但是有主心骨。
那就是山东孔门,现任家主,当朝丞相孔寒友。
没有孔寒友这位儒派领袖的点头,金陵儒生们是断然不敢在宫门外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皇帝项燕然冷冷道:“主相大人,这是何意?有什么事情,朝堂上不能商议,非要上千儒生请愿,上万言书?!”
孔寒友深吸一口气,将丞相帽摘下,俯首叩地。
“皇上!”
“小昏侯主持科举大考,臣深感赞同。”
“但臣不赞同以全科取士。臣以为,考核的标准应该是治国大道,而非雕虫小术。
当以明习经学,为国求贤。
统一以固定的若干本经典书籍,作为科举考核的材料。
若是什么都考,那定然是学了一堆无用的杂学。
匠人学打铁,农夫学种田,凡此种种...这非辅佐圣上治理天下的官员所需之学,不应当成为科举考题。
官员,只需懂得治国为人的大道理便可。其它小术,无需样样精通。
臣求圣上,给天下儒生一个公平的机会。”
孔寒友痛声道。
他也不想出此下策。
可是小昏侯下手太狠了,科举制度废黜儒家,逼得他这儒派领袖,完全无路可退。
整个朝廷,御史台的御史们都不是小昏侯的对手。
他现在再不抗争,等四lún_dà考都考完,就晚了。
这全科取士一旦在大楚皇朝形成固定的规矩,儒家恐怕自此衰落。
他这孔氏家主,当朝丞相也白当了,与其成为儒家学派衰落的罪
喜欢楚氏赘婿(小昏侯楚天秀)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