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以樟的改革建议非常好,立刻得到了一些朝臣的支持,但反对的声音却依然强烈,认为去年我大明击败了建虏的入塞,何必再开张家口?蒙古人是建虏的走狗,纵使开了张家口,他们也是会跟从建虏的,既如此,还不如不开。
不说一般朝臣,就是内阁五辅中,反对的人也占据了大半。
朝堂上争论时,朱慈烺没有多说,他想要说的话,都写在梁以樟的奏疏里了,等到散朝之后,只有他和崇祯帝父子两人时,他才向崇祯帝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他坚持重开张家口边贸,原因有三个。
第一,政治不是硬币的正反面,一个国家的大战略,需要有忍有柔,才是国家民族的长远之计。梁以樟的建议非常好,改革后的张家口边贸制度足以保证张家口不会再出现过去的乱象,更不会出现第二个晋商,如果一个受到控制的张家口边贸,能换来张家口区域的稳定,同时又不会成为大明战略物资的流失口,相反,大明还能从张家口获取到大明需要的战马和皮毛,那为什么不开呢?
第二,大明正在恢复期,如果重开张家口贸易,能缓和局势,令蒙古人不至于百分百的跟随建虏,在控制贸易规模的同时,达到补充自己,削弱敌人的目的,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最重要的是,这一次的谈判怕是不算数的,一切的结果都要等到今年冬天,建虏入塞之战结束,大明和建虏决一雌雄之后,张家口边贸才会到真正兑现的时候,如果大明赢了,就算明知道张家口边贸被分成内外两市,以物换物,己方的战马和皮毛,会大量流入大明,建虏也是不敢吱声的,但如果是建虏赢了,那么,这一份的协议,一定会被推倒重来。
就如此,倒不如先答应他们,给他们一个看不到的糖,如此,辽东战死将士的尸骨,曹变蛟等忠良的遗骸,才能尽快返回。
崇祯帝听了,有所心动。
于是,马绍瑜和袁枢出使之时,崇祯帝给了他们一定的授权。
现在,谈判结果回来了,崇祯帝却又有点动摇了,因为他是秘密授权,在这之前,并没有在内阁和朝臣中达成统一意见,如果消息泄露出去,那些反对张家口边贸的朝臣,一定会哗然,明后天的早朝,有可能会变成一场讨伐大会,马绍瑜和袁枢,一定会遭到重重弹劾。而坐在御座上的皇帝,也必然是脸上无光。
所以崇祯帝有点忧--这还是御史言官都不在朝中的情况,如果那些人在,崇祯帝不止是忧,恐怕就是害怕了。
朱慈烺明白父皇的心思,放下奏疏,淡淡道:“重开张家口,利大于弊,儿臣支持,至于朝臣中的不同意见,儿臣以为,可以仿效当年的隆庆开市,交给首辅周延儒处置,他是首辅,统领百官,如果他搞不定这样的事情,朝议沸腾,那他又有什么资格继续当这个首辅呢?”
当年隆庆开市,朝臣们也是激烈不同意,那时的压力和反对声浪,可比现在强大多了,但当时的首辅高拱手段高明,根本不需要皇帝发愁,他轻松就化解,既推行了开市之策,也令那些反对者无话可说。
周延儒是现在的首辅,虽然能力比不上高拱,操守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玩弄政治的手腕,周延儒还是有一些的,朱慈烺相信这个小问题,应该是难不住他的。
听了儿子的建议,崇祯帝不置可否,他脸上的愁容却是散开了不少。
大明同意重开张家口,时间暂定在九月份,解决了这个难题之后,双方谈判的进程立刻就加快了很多,建虏同意大明收敛松锦将士的尸骨,同时,大明也同意建虏收敛潮白河建虏士兵的尸骨。
当然了,建虏并不知道大明会把张家口边贸分成内外两市,还以为和过去一样,能继续从张家口贸易中获取到一些必须的物资。因此,谈判成功之后,范文程以为立下了大功,急急进宫向黄太吉报喜。
而张家口之后,就是战马换俘的问题了。
建虏究竟会不会同意用战马交换俘虏,如果建虏换了,那么蒙古俘虏是不是也可以换?
这是朱慈烺一直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虽然用战马牛羊换俘在蒙古草原上很普遍,并非是一种示弱的表现,但终究是会伤害到士气,尤其是建虏在蒙古的统治并没有完全稳重,蒙古人由敬重英雄,鄙视弱者的情况下,任何一丝一点士气的损耗,都会对建虏产生不利的影响。
黄太吉一代枭雄,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同意是正常,如果同意换,那就很有可能是一种谈判手段,或者是蕴藏有阴谋……
换俘的谈判还没有结果,但交换尸骨的事,双方没有异议,于是便开始执行。三天前,辽东巡抚衙门的两个参政,已经前往松山和锦州,而建虏锦州的两个参政,一满一汉,也已经到了山海关,但是否立刻送他们入关,辽东督师范志完却不敢做主,而是要等朝廷的旨意。
而在最后,范志完也报告了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建虏锦州守军换防了,这一次不再是普通的建虏将领和汉军将领,而是建虏的睿亲王多尔多亲自坐镇锦州,并由汉军正白旗为辅---汉军正白旗旗主为石廷柱,是一名资深汉奸,在玉田和阎应元交过手。
看到这个消息,朱慈烺脸色立刻凝重,多尔衮是仅次于黄太吉的建虏人杰,旗下的正白旗也是建虏八旗里的大
喜欢崇祯十五年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