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正想着接下来该如何好好立功,突然眼角无意瞧见了糜竺似乎要起身说话,他心中一动,连忙抢先起身,对刘毅拱手道:“府君,而今我等俘获万余人,若是安置不当恐生变故。”
说完,刘备就暗搓搓的瞥了糜竺一眼,然而和他想象中的失望羞恼不同,糜竺压根就没有任何反应。
不对。
还是有反应的。
糜竺稍稍挪了下屁股,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姿势......
刘备脸色一黑,他嘴角抽了抽,将眼角的余光收回,将目光集中在上首的刘府君身上。
“玄德所忧确实有理。”
刘毅点点头,给了刘备一个肯定的眼神,然后直接把问题甩给了刘备,“以玄德之见,这些黄巾降兵该如何处置?”
不同于县令时其的手下小猫两三只,他现在麾下也算的上是有文有武,那么自然行事的方法也会和以前有所区别。
如今刘毅也算是逐渐适应了新的身份,也摸索出了一些心得。
他总结出来的一个关键点。
轻易不表态,一旦表态就是拍板。
以往他遇到事情,喜欢主动想办法拿主意,还有事没事就和太史慈讨论,这样的行为方式在手下没人才必须要亲力亲为的时候自无不可。
可是现在他刘府君麾下文武皆备,再这样行事就是弊大于利了。
刘毅心中很清楚,自己其实没有外界传的那样厉害,之所以能够扬名,更大程度上是占了知晓历史大势、了解知名人物脾性的便宜,至于确切的才能,其实也只不过是个“能吏”的水准。
虽然听起来不差,但是“吏”到底只是“吏”,和“能臣”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原先刘毅是没办法,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争取冒头的机会,反正失败也没损失,丢脸也没人在意。
可现在身为堂堂府君,再因为一些小事情闹出笑话来就不值当了,况且职位越高,尊卑就越明显,他这个府君若是参与讨论,恐怕他的这些手下在有异议的时候不见得会直接说出来。
再者,即便是手下刚正不阿,喜欢进诤言,那屡屡被驳斥打脸也很丢面子不是?
历史上那么多明主最后都没容得下诤臣,刘毅可没觉得自己有超过他们的肚量。
刘毅觉得,不管是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憋在肚子违心附和自己,还是诤言建议闹得上下不和,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景象。
所以不如干脆就别参与讨论。
反正他的手下能力也够了,他这个府君只需要在关键时刻利用超前的观念来装一波就可以。
至于寻常的事情,他完全可以不当运动员,直接当裁判员,做最后的定夺者。
刘备见刘毅问自己的看法,也没感到意外,他抛出这个问题自然是想过解决之策的,否则若是刘府君问起来,岂不是坐蜡?
他略以沉吟,说道:
“秉府君,以备愚见,可以分出从军中分出千人,将这些降卒押解回剧县,待到战后再一并处置,以剧县四千的留守兵力,自然不惧这些手无寸铁的降兵。”
说完,他眼含期待的看向刘毅。
刘毅的注意力一直都放在了刘备的身上,自然是发现了刘备的眼神,但是他却没有给予回应,而是选择视而不见。
他没有对刘备的意见发表看法,而是不置可否的点点头,说道:
“诸君以为玄德之策如何?”
“属下以为不妥。”
刘毅话音刚落,糜竺就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
“哦?不妥?不知糜金曹有何高见?”刘备眼眸低垂,侧身对着糜竺拱了拱手,语气淡然的问道。
“谈不上什么高见,只是发现了刘军候提议的疏漏之处。”
糜竺拱手朝着刘备回了一礼。
他知道,自己这样干会让这刘军候对自己有意见。
但是不怕有意见,就怕没有意见。
没错,糜竺是故意的。
身为商界大佬、糜家的现任家主,糜竺怎么可能连基本的和气生财的道理都不知道?又怎么可能是因为一点点小别扭就随意树敌的蠢货?
如果他是这样的不智之辈,糜家早就被徐州的诸多世家给瓜分吞并了,根本不可能有如今的局面。
糜竺之所以故意和刘备唱反调制造不和,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他身为金曹,掌握了一郡的财政大权,这个权力原本已经足够大,但是刘府君却没有因此对他加以限制,反而同意他参知军事,统领后勤。
如此一来,糜竺就觉得自己的隐形影响力就有些太大了。
这是好事么?
未必。
弄不好,很容易就会变成取祸之道。
对着如何规避风险,糜家有着祖传的本能。
糜竺有一种直觉,若是这样发展下去,他在刘府君这里待不长久。
但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糜竺对刘府君的能力、才学、背景、性格乃至于相貌都非常满意。
有必刘府君更有能力背景才学的么?
有!
有必刘府君更适合糜家的么?
没有!
所以既然没有,那么糜竺就开始考虑如何应对。
直接找刘府君推辞职务是不行的,刘府君对自己如此看重,甚至还特意叮嘱自己,怕自己受到牵连......
若是自己这样干,不是摆明了不信任刘府君的人品么?
不合适。
既然明的降低自己影响力不行,那么就只能来暗的了。
暗中降低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事情
喜欢我在三国加个点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