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负刍果然像项燕说的那样已被吓破胆了。
人往往就是这样,呆在一个熟悉的环境里不到最后关头不会愿意改变。
楚王负刍也不例外。
他拒绝离开寿春有昌平君下套的原因,但也有他自身原因:楚王对寿春熟悉,熟悉的地方天生就有安全感。
那什么迁都洞庭,甚至还要去百越避战……鬼知道要吃什么苦?
于是楚王负刍尽管心里知道联合各族进攻秦军补给线希望十分渺茫,但他还是愿意一试。
直到秦军将寿春团团围困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若秦军一直这样包围下去,一年、两年、三年……他岂不是要在这城里饿死?
这其间楚王负刍也到城头上去看了两回。
却见下方秦军士气高昂、杀气腾腾,楚王负刍心下就更是后悔不迭,暗道早知如此就要听项燕的迁都了,再不济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等死。
这时下人就给楚王负刍送来一封信,道:
“大王,上将军密信。”
楚王负刍赶忙打开。
信中先是说昌平君虽尽力游说但各族皆不愿出兵,又说为今之计就只有里应外合自城北突围而出,不知大王可愿出城?
楚王负刍不由大喜,马上就飞鸽传书出去表示愿出城并询问详细计划。
突围时间就定在三日后深夜子时。
之所以定在子时,是因为此时大多秦军兵士已熟睡。
另外在夜里淮河水位下降也没有多少人会注意。
再者就是在黑夜中秦军想要重修浮桥更困难,于是楚军夹击大梁军的时间更充分。
作战计划很简单,对于城内的楚军来说,只需要在淮河断流时从三个城门攻出包抄大梁军便可。
甚至如何出城项燕都有安排:
让兵士在城门处准备大量“草包泥”。
所谓的“草包泥”就是古人用于筑坝的沙袋。
只等夜里淮水断流之后,令兵士带“草包泥”出城填河并铺设成一条拦河之路。
接着兵士先行出城与项燕主力夹击大梁军,都城护卫军则掩护楚王出城与项燕主力汇合。
所有的安排都十分完美,如果按这计划实施的话,沈兵及其大梁军或许还真会被一锅端了。
毕竟那可是十余万楚军,且沈兵一行还无险可守。
如果说沈兵有什么“险”可守的话,那就是用木栅制出的城寨。
但这城寨根本挡不住楚军投石机的进攻。
另一方面杨端和及其大军又会被断流的淮河挡在对面……其实并不会被挡在对面,杨端和的军队还是可以增援淮北。
但援兵却要下河床然后踩着於泥过河,这么做不仅速度慢还很容易被项燕及出城作战的楚军以投石机封锁。
到时能成功增援淮北的兵力只怕是杯水车薪。
是时沈兵正在重新组建神武军。
神武军自上次汝阴一战后伤亡惨重,全军只剩下一千两百余人且校尉陈端也战死。
这一千余人需要重新整顿编制不说,还需要补充兵力保持战斗力。
之所以在这时重组,是因为杨端和及沈兵都认为这次围城战是长期的。
因为不难想像,楚王负刍敢留在城内必是有充足的粮草。
他们甚至在秦军赶到之前还赶出了一批百姓……这些百姓大多是老弱,老弱在城内只会消耗粮食,而年轻力壮的百姓留在城内就有可能成为兵源和劳力。
于是要想寿春粮尽城破少说也要围个一年、两年的。
杨端和也不急,反正把楚王这么围着楚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既然来日方长,秦军自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沈兵打算将神武军扩编为一支五千人的骑军。
这回就不需要这支骑军又会水战又会骑射了……之前之所以要求黑甲军两者皆会为的就是灭楚。
有句话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沈兵想的比较远。
楚国要是灭了,那燕国、代国、甚至齐国都不值一提,统一中原也就没什么难度。
接下来就是北方匈奴的问题,也就是沈兵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匈奴。
对匈奴用什么战术呢?
像蒙恬一样动用大量民力将各国长城连成一片?
这或许有用,因为秦之后许多朝代都是加固、延长秦长城以阻止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虽然还是没挡住的情况,但对中原的安定和盛世功不可没。
不过沈兵认为修筑长城不必急于一时可以慢慢来,像嬴政那样大量征用百姓劳民伤财……于是就成了秦灭亡的诱因之一。
如果修筑长城不急于一时,就必须找到另一个有效的、可行的打败匈奴的方法。
无需多想,当然是以骑克骑。
而且还必须是骑射,也就是名副其实的骑兵而不是马背上的步兵。
神武军就必须是这样一支骑兵。
这需要时间训练,所以沈兵必须想在前面。
兵源倒是很多,在杨端和的支持下他置下的骑兵任由沈兵挑选。
沈兵不由大喜过望,他甚至都觉得这有些不切实际……要知道这些骑兵可都是跟随杨端和多年的老部下,有许多是参加过秦赵大战,甚至还有赵国投降来的原北地精骑。
秦赵大战那是怎么回事就不用说了,赵国骑兵闻名于天下,能与它作战就算没有胜过也在其战术下磨练出了经验。
北地精骑就更是长年与匈奴作战甚至将匈奴也能打趴下的精锐。
如今杨端和居然愿意将这些老兵
喜欢大秦工程兵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