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探春,她觉得这位女先生纯粹是误人子弟。就因为世间多了许多这样的女先生,才让女子为皇这种事情成为凤毛麟角一样稀奇。
若让她读书科举,探春自认绝对比她的那些兄弟们都强。
他日金榜提名,光宗耀祖,岂不风光。
黛玉则是在心里偷偷翻白眼,若她真照着这位女先生的话去做,估计这会儿还窝在碧纱橱里呢。
还是春纤说的对,想要的就要去争取。等人送上来,那得等到猴年马月去。
至于惜春...这姑娘除了对讲画画的课有兴趣,其他的都不太上心。估计整个女学里,也就迎春听得最认真了。
那日子也过得最糟心~
......
荣国府里,除了贾政日常要去工部点卯,贾琏被支使着跑跑腿。其他人的日子过得悠闲又散慢。林大管事就是在黛玉上学的时辰带着林家下人和给贾家的礼登的门。
他是下人,无需递帖子。进出也都是走角门,方便也是规矩。
进了府,先见了凤姐儿。凤姐儿一听说是林家来人,还诧异了一回,等见了人,听说是来接黛玉回家的,当下也不敢拿大,直接带着人去见贾母了。
一番请安问好,林大管事又将刚刚跟凤姐儿说的理由再声情并茂的说了一遍与老太太听。
跟不跟黛玉回南,从来都不是春纤这种丫头身份可以直接表决的。就像林家的人用给贾敏做小祥祭的理由来接黛玉回南,贾母连反对的理由都说不出口。
出嫁的女儿不在夫家做小祥祭,而由娘家操办,林贾两家都丢不起那个人。
贾母也不能直白的说不用操办这劳什子的周年了,你们心到了就成,大家都省省吧。
总之就是一句话,无论贾母心里怎么想,都得送黛玉回南。虽然千叮咛,万嘱咐叫人照顾好黛玉,以及办了小祥祭就赶紧将人给她送回来,但到底多有不放心。
至于她不放心的是什么,她不说,旁人也难说得清楚。
因为来的毫无征兆,再加上贾母自认她对黛玉极好,再看林家管事和她女婿备的礼,贾母便自以为黛玉刚入府时的那点小事,既小,也无人知晓。
不过转念想到黛玉的奶娘王嬷嬷,贾母不由提了一句。
“好叫老太太知道,只别告诉我们姑娘。王嬷嬷家里人得了时疫,没等王嬷嬷回去便没了。王嬷嬷伤心过度,迷了心窍,疯得不成样子。老爷怕姑娘知道了伤心,安排在庄子上养着吧。”林管事一边回贾母,一边还在心里赞了一回自家老爷神机妙算,竟然能提前预料到老太太问起王嬷嬷,“我们老爷说,她到底奶了我们姑娘一场,叫底下人精心照看着,不可怠慢半分去。说是这两年看看,若有好的人选,便给王嬷嬷过继一个。老爷叫封口,但凡姑娘问起,只说王嬷嬷阖家回原籍了。”
这话说完,贾母还颇为赞同的点头,“很该如此。”人老了,就愿意听这种故事,贾母也不例外,对着一屋子丫头婆子吩咐道:“你们都听见了,谁都不许说出去叫林丫头知道了。”
“老太太放心,我们醒得。”不管之后会不会传出去,至少这会儿个个答应的爽快。
说完这些,贾母又问这次都来了几个人,回去又都是怎么安排的。
林管事见问,一一回了。
贾母见来的是官船,林家管事,家丁,媳妇仆妇都带的齐全,便也没说什么。她有心打发贾琏跟着跑一趟,只刚张嘴叫人唤贾琏来,就猛的想起贾琏被他老子遣去了平安州,今早才走的。
老大有爵位,出京城需得上折子请示。老二要上衙门点卯。扒拉了一回手指,贾母发现竟没半个人可派,一时间有种青黄不接之感。
......
按理来说,贾敏办周年祭,娘家怎么都得出个人。但现在出不了人了,贾母也就不纠结了。
不等女学下课,贾母就叫人唤了黛玉过来。黛玉从女学一出来,便听说扬州来人,要接她回家,整个人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喜欢红楼之中间商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