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爱喝凉茶,在伦敦华埠的中药店很多都在卖自家“特饮”。/p
这凉茶既不是茶也不凉,味道有的苦有的甜,“上火”之后喝一碗“清热下火”的凉茶能让人心平气和,那浓浓的苦涩的味道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p
那些手拿凉茶的老一代华人和手拿星巴克的新一代华人在这条“唐人街”上往来如织,这是时代的发展还是时代的倒退,也许只有若干年后的人们才能评价。/p
人的好奇心让人们总喜欢追从新事物而忘却旧而老朽的事物,“广告”并不全部都是消费主义,比如卖凉茶的如果不吆喝两声,说自己的凉茶有何种功效,谁知道他卖的凉茶里面加了什么中药?/p
消费主义存在“品牌溢价”,同样的咖啡,埃塞尔比亚的和星巴克没有任何不同,但是有人宁可花十倍的钱买星巴克也不愿意喝没有“品牌”的咖啡。这种消费行为里有一个情感价值在里面,这是消费者的心理所决定的。喝星巴克代表着“高端”,是身份和档次,这些高于产品成本和材料费用的价值被商家用来重金打造广告、请明星代言,将“高端”这个概念植入到消费者的大脑里进行洗脑。/p
一个挣扎在温饱线的人是不会去考虑喝星巴克的,到中药铺里喝一碗凉茶,老板心情好了还免费送。/p
“市井”没有那么多高雅的艺术,煲仔饭里面肉少了还要和老板讨价还价,钱都是辛苦挣来的,当然要省着花了。/p
这些人很多都是非法移民,他们领着微薄的薪水,在中餐馆的厨房打工。/p
一个餐馆的生意如何主要看厨子,厨子不好那么这餐馆的生意就要变“惨馆”了,华埠的华人们就在餐馆里大声嚷嚷,“鬼佬”再搞鬼这些厨子就罢工抗议了,别说宫保鸡丁,连卷心菜都不给炒,中餐馆就只有蒸菜和自助餐卖了。/p
吃惯了中餐,偶尔吃西餐还没问题,怀念家乡味了留学生和华侨们在华人超市里买从老家卖的酱料,超市在门口写着哪些商品特价打折,大家平时买菜价格多少都知道,这些“广告”也不是消费主义。/p
华埠也有温州来的商人,他们用人民币结账,一双球鞋它本来就值500¥,他非要标个1000¥,打8折卖800¥,在路边摊肯定要跟他杀价了,同样的鞋子放在装饰漂亮的百货公司里,标注3000¥,打八折2400¥一样有人买。/p
价值500的东西卖2400,正常人都不会干这种亏本买卖,但是被洗脑了的人就会干。很多球鞋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翻开了包装看就知道,上面写着,一模一样的东西,十倍卖给生产者,这就是消费主义带来的危害。/p
一个商品的价值、成本到底是多少大多数人都不能估算,在心理学上人们在对某件事物作出判断时需要一个参考,就像一艘船把锚沉入海底一样进行定位,第一信息或第一表象给大脑刺激最强,那双鞋在伦敦卖500,在中国可能300都有的赚。/p
然而对在伦敦工作的人来说500换成英镑也就不到100磅而已,相对于当地消费价格来说并不算特别高。/p
换成中国的说法,就是长短相形,难易相成,单个事物存在的时候无法准确定位,需要有个参照物进行对比,尺子就是尺子,两根长度不一样的尺子出现才会有长尺和短尺的区别,营销手段中的“痛点”就是激活那些存在于潜意识中没有被重视的yù_wàng,“幸福感”是什么?你可以自由自在得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你随意挥霍就能得到幸福了吗?有人说是的,另一个人无情揭短,说他这身衣服是靠不法手段挣来的,那他炫耀的幸福感就消失了。/p
世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从骗子的嘴里获得希望,被洗脑洗得不正常的人是听不进去人劝的,他还会骂那个提醒他的人是穷鬼。/p
按照道理说是吃一次教训记一次疼,不过绝大多数人都是“死性不改”,历史经验证明,骄奢淫逸的生活会亡国,可是还是有很多人依旧自己过自己的。/p
他日子过得那么好,为什么要听胡说八道?放弃舒适生活勤俭节约呢?/p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消费主义不断挖掘人的yù_wàng,让人不断地花钱购买。/p
当道德和信仰还存在的时候,它们还能遏制资本家利益最大化的yù_wàng,现在人的yù_wàng无限膨胀,甚至有人还发出消费主义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谬论来。/p
很多华人听信了又一个传言,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其实关于私有制的话题基督教多个教派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以选择性忽略的方式规避这个问题。/p
在《圣经》中,神对私有财产的准可,是建立于神权高于人权这一原则之上的。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之前拥有太多个人财富并不会被人尊重,早期的一些神职人员甚至曾提出过私有财产出自贪婪的观点。/p
贪婪是一种原罪,耶稣复活后很多信徒捐款,很多人大商人都在捐,又一个寡妇只捐了2个银币,但耶稣称赞她,她捐赠的比所有人都多,于是在中世纪的麻瓜看来,贫穷和禁欲成了一种美德。/p
十四世纪之后,教廷有时亦信奉公共所有,并把消灭私有财产看成是正确的。在中世纪罗马教廷对基督新教的镇压时期,罗马教廷亦根本漠视叛逆者及其后裔的个人所有权。/p
欧盟国家不是每个都像英国
喜欢哈利波特之晨光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