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姬宜臼遗臭万年, 根本就不是因为姬伯服还想要再拯救一下他们的兄弟之情,而是因为, 没有姬宜臼,在他爹只有俩儿子的现在,他该怎么找人去背锅啊!
要是等到姬伯服自己当周王,再分封儿子,只怕宗周能封的好地方都已经被分光了,剩下的都是分分钟在春秋战国时代要被灭的倒霉地儿。
而且如果是他自己做周王的话,不一定会像自家老爹一样偏心某个儿子——姬伯服自认如果他当爹了,会是一个合格的好老爹。
如果姬伯服成为周王, 他分给一个儿子过多的封地, 就是在消耗宗周的实力,对继任周王的儿子就不太公平了。
为此,黑心的白莲花姬伯服表示, 他不入地狱, 谁入地狱,这周王的位置就给他哥好了, 他就牺牲一下,去当诸侯吧。
想也知道,按照姬宫湦的偏心程度,一定会给姬伯服选一个好地方当封地, 面积一定是有多大就给多大。
如意算盘打得响的姬伯服当然不能让自己选定的背锅对象、便宜哥姬宜臼就这么容易地扑街,但是就这么放任不管,他还不想在即将打败便宜哥的前夕功败垂成, 最后还要跟着蠢爹遗臭万年。
先下手为强,把申国勾结的对象犬戎先打服了才是正道。
至于为什么南申会选择犬戎,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申国,是一个致力于和大周王室联姻的国家。
因为周武王的王后是齐国人称太公望的始祖吕尚、也就是姜子牙的女儿,邑姜,所以此后数任周王的王后多是以姜姓的女子为首选的。
而且大周分封了这么多的诸侯国,除了姬姓国之外,就属姜姓国数量最多,根据同姓不婚的原则,本来就是姜姓国出王后的几率最高。
除了齐国之外,最常与王室联姻的就是申国。
数数最近的几任周王,厉王的王后是申姜,宣王的王后是齐姜,姬宫湦自己的废后又是一个申姜,出身申国的姜女,还真是历代王后皆姜姓呢!
除此之外,申国还与犬戎、缯国通婚频繁。
姜,又通“羌”,华夏族的姜姓,本身就是一部分羌族内化而来,因此与戎族的交往还算频繁,犬戎作为大周诸侯国外围较近的一个戎族,比其他的戎族更通礼仪,是少部分靠近边陲的诸侯国比较能够接受的联姻对象。
然而并不是说申国就只有姻亲没有敌人了,起码姬伯服只凭脑子里的印象就能分分钟找出一个来。
大概在西申和南申还没有分成两个的时候,那一任的申侯就插手了外孙继位的事宜,令人不禁感慨果然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姜姓申氏的外公,护短怼人简直就是一脉相承。
当然啦,重点不是这个,那位申侯成功巩固了外孙的继承人之位,但是他却得罪了另一边的人。
而现在,申侯不成器的外孙仅仅几十年内就被外敌打得“樯橹灰飞烟灭”,没有继承权的另一位,他的后代却在慢慢崛起。
那个人姓嬴,嬴姓赵氏,他建立的那个如今还没有升级成诸侯国级别的封邑,名为秦。
想完这个故事,姬伯服真心表示,申国的仇恨拉得这么稳,日后被灭掉真的不奇怪——虽然灭掉申国的不是秦国。
秦的始祖秦非子是给周孝王养马起的家,孝王这个人的王位来得有些一言难尽,是抢了侄子的王位死后又被侄子抢回去的,所以他册封的秦非子,在周王室这里当然得不到什么好待遇。
但是当初的周孝王对非子算是很不错的了,大概是因为申侯在周孝王火烧眉毛的时候趁火打劫,让周孝王不能给予非子支持,让非子以长子的身份抢夺他外孙的继承权,所以周孝王给非子的封地虽然小,但是位置很不错。
虽然临近戎族,让秦人承担了风险,但是仔细论起来,那块地还能算是大周兴盛的故地之一,土地肥沃。
秦人以养马起家,又临近戎族,抗争的时候颇有以战养战的味道,几代人下来,血性正足。
而且,作为正统的周王室,而不是姬宜臼和申伯那边几乎已经被诸侯公认的叛逆,姬宫湦作为周王能够正式将秦封为诸侯国的权力,是能够正常行使被受到诸侯们的承认的。
不同的周王,他们的册封其实是不同的。
秦正式列名诸侯国其实是在东周时期,之前顶多算是“大夫家”这样的级别,大周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之下,还有其他的等级,就是不够高,春秋战国时期那些受本国的诸侯分封出来的士、大夫的封邑就是这么个级别,因此诸侯受封则称“郭”,卿士大夫等受封则称“家”。
虽然提升爵位也就是周王一句话的事儿,但是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谁会理你?
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战国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线的事件,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晋王室已经被这三家臣子给玩残了吗?所以当时的周王同意这三家以臣子晋诸侯,不过是顺势而为。
放到其他的诸侯国,周王敢开口升哪国的士大夫为诸侯,就等着什么时候被人“问鼎”吧!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状况,作为西周过渡到东周的直接责任人,周平王姬宜臼的册封也没啥用处,顶多就是名头好听而已。
当时因为他引狼入室,宗周故地全部沦陷在犬戎的骑兵脚下,就算姬宜臼愿意继续窝在被犬戎劫掠一空、破败不堪的镐京王宫之中,还要担心什么时候犬戎想起这个尝过的甜头,再来宗周王畿逞凶一番。
喜欢天行有常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