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 孩童篇完结了。给自己送朵花。
☆、出游
三年过去了。逸宁的马场和食铺,赚头一直很稳定,特别是今年,马场的花椒终于结果了,显见又是一笔收入。这几年,逸宁也想着多弄点产业,但要忙着学习,还脱不开手来办。只是在马场里养了些鸡鸭猪羊,这些最简单,只是赚头不大,一年下来也不过是增添了二三百两银子,不过二三百两也可以给他办很多事,所以他也不急着要去赚大钱。
这一年,十四岁的逸宁第一次参加考试,原只是想试试手,不料却幸运的考得不错,虽然排在榜末,却也得了个秀才的功名,喜得梅姑姑等人,在朱氏坟前放了好大几挂鞭炮报喜。大家都认为是朱氏在地下保佑逸宁呢。去年时,王青安和张云山都已经取得秀才的功名,只不过王青安是第一名,张云山却是名次较后。王青安和张云山离开泽县去外地读书。俩人临走前,一个劲的交代逸宁:“逸宁,明年你一定要去考啊,考中了也好过来和我们一起读书。我们等你了。”
逸宁嘴里说着:“好。”心里却说,我又不想考状元,明年即使中了,也不会过来和你们一起读书了。他早就明白,科举之路难过高考,而且他也没兴趣去弄这些。所以在收到王青安和张云山的来信后,提笔回了一封简单的信,告诉他们,自己不会来和他们一起读书了,而且以后也不再读书了。至于当官,他更没想过。
逸宁十四岁就考了个秀才,在泽县还是引起了轰动,甚至学院的院长亲自给刘家写了一封信,为的就是让刘家把逸宁接到京里国子监去读书,他认为逸宁是个好苗子,年纪小,又聪明,多加培养,前途不可限量。只不过这封信却是先落入刘二夫人王氏手中。王氏如今打理着整个刘府的庶物,刘大夫人不过是个寡妇,刘老夫人又老了,所以当家就是王氏。王氏自己的亲儿子,刘飞扬如今已有八岁,早就进了学,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刘探花就亲自教过几本书,知道儿子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哪里会不好好陪养,为的就是有朝一日,刘飞扬也能高中,光辉门楣。刘探花如今已是官居四品了,他名下是有个名额进国子监,可以给自己的亲儿子。
王氏看着这封信,左思右想,明面上,逸宁是刘探花的嫡长子,这个名额本就该先顾着逸宁。但王氏却有私心,想把这个名额留给自己的儿子。要知道,在京城四品官可算不得什么,而且国子监是什么地方,不是想进去读书就可以进去的。很多读书人都挤破了脑袋,想进国子监,可是国子监每年只收那么多学生。所以进国子监的名额可是相当珍贵。
“二夫人,那位主子这么多年都没有回过京城,二老爷也重从提起过。您只当不知道,就完事了。现在要紧的是,先把二少年弄到国子监去。以后就算二老爷和老太爷知道了,也没话好说。”王氏的贴身婆子管妈妈给主子出了个好主意。
“就这样办。”王氏笑了,自己儿子先占了这个名额进了国子监,其他人就算知道也没话好说了,反正名额只有一个。
这一切逸宁并不知道,不过院长可是非常生气,因为逸宁既不来学院读书了,京里也没有接他回去。后来他知道,刘探花根本就不想管逸宁,气得无话好说。但是人家的家务事,他也无权干涉。只好来找逸宁,一遍又一遍的劝他去和王青安他们一起读书。
“院长,实在是有劳您了。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学生准备四处去走走。”逸宁说。
院子无言以对,叹了口气,走了。逸宁怕院长再次来游说,也怕院长再次自作主张给京里写信来干涉自己,干脆带上彭小山,初夏和末夏,包袱款款的离开了泽县。
这三年里,初夏和末夏也跟着彭上山学了些武功,也跟着逸宁学了些字,逸宁当初果然没看走眼,这两小子,还真有些学武的天份,现在他俩的身手可比逸宁要好。说起来,主仆四人当中,逸宁的功夫最弱,不过就算最弱,普通的人一样不是逸宁的对手。初夏长得壮实,十六岁的少年已经宽厚的背影已经象个成年人了。末夏虽然长了一副娃娃脸,却比初夏精明的多,心眼十足。这两人在逸宁身边也呆了三年,逸宁很满意。
彭小山现在已经是孩子爹了,他的大儿子今年两岁了,朱燕肚子又怀了一个,原本逸宁是不打算要彭小山跟着侍候的,但是梅姑姑和彭小山哪里放心让他一个孩子,带着两个孩子出门。逸宁又是第一次出远门,初夏和末夏两人又没有经验,所以这一趟,彭小山是一定很跟着。
朱燕身边有人照顾,又有梅姑姑的亲自照看,丈夫不在身边,她也没意见。只是叮嘱彭小山,一定要好照顾逸宁。毕竟在大家眼里,逸宁终究还太小。
喜欢拐个王爷去私奔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