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皇宫的时候,也就大约两点来钟的模样。林灵素对皇宫非常熟悉,宫卫见他均躬身施礼,没半点难为。两人径直来到了准备进行比赛的逑场。这逑场位于后宫,远没有后世正规的足球场大,也就三分之一的模样,呈长方形,场地用黄土夯的非常平整,中间竖起一个大球门,约**米高,三四米宽,球门内是一张彩绳网,中间上方只留出一个不到一米见方的网眼。场地的两侧是两排木制的长亭,其中北侧亭内有只有一张雕龙红漆木椅,一看便知是皇帝的包厢,而南侧亭内则有几根长凳,也不知是运动员替补席还是观众席。
看来时候还早,逑场上只有杨帆林灵素两人,两人便在逑场南侧的亭内坐下。杨帆请林灵素先介绍了这宋朝蹴鞠的踢法。原来这时的蹴鞠基本上是表演性质的,分“筑球”和“白打”。其中“筑球”更强调“比赛”性,两队隔着网子比技术,比射门,比赛结果看两队射门的比分,“门”则是球场中间大门上的网眼;而“白打”就是纯粹类似踢毽子的表演。这与现代的足球相差很大,恐怕唯一相同的地方便是不能用手触球,这让杨帆这个一直以足球发源于中国而感到骄傲的球迷有些失落:如果按宋朝这样的比赛规则,中国足球早就夺得世界杯冠军了,就像没有身体对抗、隔个网子比赛的乒乓、羽毛一样。
两人坐了一会,逑场上陆续有人来了。先是一群太监抬来了几张案几和椅子放在皇帝包厢之内,又将几十个蒲团分别放在逑场的东西两端——这应该就是替补席了,宫女们端来了水果、茶水之类放在案几上;后来参加比赛的“运动员”也到了,大约三十几人,明显分两队,每队人员的服装基本统一。队员们稍事休整,便开始进场热身,两队人员分列逑场两边,各围成一圈,进行传球练习。在杨帆看来,这些队员的球性非常熟练,有点像后世的花式足球,每个队员接到球后,做几个花式表演,然后再传给下一位队员,球始终不曾落地。
“皇上驾到!”杨帆正看得有趣,司礼太监那尖尖的喊声从大门口传来。随后赵佶便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之内,而赵佶的身后还跟着约二十几人。逑场上一干人等都转身肃立,等赵佶走近,一起躬身行礼并山呼万岁。赵佶道声平身,便走向自己的包厢,跟在他身后的人,除了一个年约五十、玉带华服者和几个随从之外,其他的都朝杨帆和林灵素所在的亭子中走来。杨帆仔细一看,这些人有男有女,有大有小,也不知什么身份。这时那边的赵佶已经坐下,一眼看见对面的杨帆和林灵素,便向他们招招手,示意到自己的包厢来坐。两人赶紧俯身作揖,表示领会,然后向北面的亭子走去。刚出亭子,却迎面碰上了向这边走来的那十几个人。走在最前边的一个穿着白袍的青年,长相俊朗,见到这人,林灵素躬身施礼道:“贫道参见殿下。”杨帆也赶紧跟着施礼。
“噫?”白袍青年身后的一个女子,看着杨帆禁不住发出好奇的声音。杨帆随声看去,原来是一个小萝莉,也就十三四岁,长得十分清秀,一看便是个美人坯子。
“道长有礼了。”白袍青年回礼道。林灵素叫他“殿下”,杨帆推测可能是某个皇子,看情形身后这些人应该是他的兄弟姐妹。
稍一寒暄,两帮人便继续向前走去,等与那小萝莉错身之后,杨帆不自觉的又回头看了一眼,而恰在此时,那小萝莉也正好回头,两缕好奇的眼光撞到一起。杨帆禁不住摸摸头上的方巾:自己除了头发短之外,没有什么和古人不同的地方啊。
“来来来,我为大家介绍下。”杨帆和林灵素来到“包厢”向赵佶见过礼后,赵佶知道在场的肯定有互相不认识的,便主动替他们引见。
“杨卿,这位是我大宋御前指挥高太尉,也是我大宋蹴鞠高手。”赵佶指着一边的华服老者道。
“下官见过太尉!”——高俅!杨帆脑袋里条件反射地蹦出了这个名字。
“哈哈,这位肯定便是皇上说过的,来自神仙国度的杨帆杨子航了。果然气宇轩昂、一表人才。”
“太尉过奖。”
“嗯,据杨卿言,那大华也时兴蹴鞠,并且盛况空前,只是与我大宋有一些不同,咱们先看比赛,赛后再比较一下。朕想修改下蹴鞠比赛规则,太尉乃是高手,也帮朕参详一下。”
“遵旨!”众人各自找座位坐下,观看比赛。
比赛开始,两队先是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哪一方先发球。先发球的一方,由一个队员将球开出,传给另一队员,然后一个个地传,传球过程中,球始终没有落地,最后球又传回到发球的队员脚上,发球队员颠了几下球,调好射门角度,便将球射过球门上的网眼。球射过网眼,对方接球,也是按这样的传球路线完成传球,再传给第一个接球的球员射门。直到一方队员球落地,对方便得一分。如此数十局后比赛结束。
说实话,杨帆对这样的比赛一点兴趣没有。虽然球员拿球的功夫了得,并且花式不断,可一点身体对抗性都没有的比赛,始终无法与现代足球的魅力相提并论。不过赵佶等人却看得十分高兴,遇到漂亮的杂耍、精准的射门,都要大声叫好。比赛结束后,赵佶还亲自下旨奖赏获胜的一方。
“杨卿,我大宋蹴鞠与大华相比如何?”等到一切程序走完,赵佶朝杨帆问道
喜欢宋帆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