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村隶属于南庐州府合肥县,宁老先生也算是县内的名人,年青时也曾参加过科举考中过秀才,后来却屡试不第。
宁老先生对科举失去了信心,来包家村开馆教学。合肥县的知县黄易曾与宁老先生同科,也算是老熟人了,二人交情很好,以前交往很多。
因宁老先生为人不愿巴结权贵,自黄易来当合肥县的知县,宁老先生去拜访的时候却少了。这次为了包勉的前途,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能力,宁老先生决定带着包勉去县城走走,为接下来的考试做准备。
宁老先生对包勉信心十足,希望他在众人面前为老师争光。包勉却没有自信,越想心中越没有底,只好跑来与包拯商量,包拯安慰了包勉一番,见效果不是很好,决定陪包勉到合肥县城走一遭。
二人找到宁先生,包勉以需要人携带物品为由,请求宁老先生带包拯一起去。
宁老先生本来想只带包勉一人的,只是这些天来感觉包拯的变化很大,整个人变得特别的沉稳,常常流露出这个年纪少有的成熟神情。也是奇怪,以前这叔侄二人打的不可开交,包拯总是被欺负的那个,这些日子不知怎么突然转了向,二人的关系好了起来,包勉倒是像成了包拯的跟班。
“到了县城,见人要恭敬,少说话。要安分守己,不要丢了包家村学堂的脸。”宁老先生看在包拯往日里听话勤奋的份上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包家村这么多孩子,宁先生认为包勉还有点儿前途,为了安全,他不得不多叮嘱包拯几句。
包拯和包勉跟着宁老先生到了合肥城,这是包拯穿越以来第一次来到大宋的城市,处处都感到新鲜。城中少了高楼大厦和往来奔驰的汽车,却也不乏热闹。
三人进城时已快到中午时分,街道上满是经商行路之人,街道两边的店铺人流进进出出,看来生意不错。人们脸上的神情安静从容。
包拯又一次感谢命运将自己穿越到了这个太平盛世,在这里读书、当官、娶妻生子,平静的过完一生似乎也不错。
包勉也和包拯一样好奇的东张西望,对这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注意你们的仪表,我们是读书人。”宁老先生小声的提醒着,却也没有苛责,任由他们二人在那里跑前跑后的看稀奇。
来到县衙门口,门房通报进去,不一会儿知县黄大人就迎了出来。
“宁兄真是稀客呀,平日里想请都请不来。”黄大人与宁老先生寒暄着。
“在乡村教几个劣徒,每日里监督他们读书分不得身。”宁老先生为自己找着借口。
进到大厅,黄知县和宁老先生分宾主落坐。
“这是我的两个学生,包家村的包勉和包拯。”宁老先生将二人介绍给黄县令。
黄知县明白无事不登三宝殿的道理,这县里的小考马上就要进行,已有许多人到他这里推荐可用之材,在大宋这倒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知县就是要接受本县推荐从中选一些尖子,通过小考选拔一些有资格参加下一级考试的人员。
久不登门拜访的宁老先生带着两个学生来拜访,又着重的介绍这两个学生,他的目的自然是不言自明了。
黄知县对包勉和包拯二人留了心,仔细的将二人打量了一番。
黄知县看那包勉长得五官端正,皮肤白皙,眼神中自然透露出一股聪明伶俐,身上的衣着十分合体,看样子应是个富裕人家的孩子。这孩子还不错,看外表黄知县对包勉还是很满意的。
再看旁边的包拯,黄知县不由皱了皱眉头。这包拯的形象确实有点儿奇怪,本来也算周正的眉眼摆放搭配的还行,可却长了一张漆黑的面皮,将这一切都毁了,而且额头上双眉之间一个月牙形的伤疤,让这张脸显得有点儿狰狞了,这本不是一个小孩子应有的神情。只是不知这黑脸少年的学识怎么样。宁老先生既然将二人带来肯定是所教学生中最优秀的,挑来挑去才挑出这么一个黑脸的,看来这乡下确实可造就的人才并不多,还不如劝劝宁先生还到县学任教比较好。
包勉和包拯过来向黄知县行礼问好,黄知县让二人起身站在一旁边然后对宁先生说道:“当今官家对读书人很是重视,各府县都成立了县学,很需要像宁先生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来教导学生,宁先生是否有意来县学任教?”
“我本是个懒散之人,这几年在乡下寄情山水过的也不错。”宁先生拒绝了黄知县的邀请。
听到这话黄知县并不为所动,他知道宁先生是个骄傲的人,干什么都要争强好胜,当初读书就是因为没有中举才到乡下躲着大家。而开馆教学,他肯定想要教出比别人强的学生。
在今年将要进行小考之时,黄知县已接待了很多来推荐学生的人,在宋初县一级的考试主要是对推荐来的读书人进行一下考核,来决定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人选,所以推荐并不算暗箱操作。
宁先生带着两个学生来访,其用意是不言自明的。这两个学生,那个包勉还可以,那个包拯从面相上看就不是那么招人喜欢,宁先生带来的肯定是他认为最好的学生。看来乡村之中可造就的人才确实不多。要是让宁先生见识见识这县学的孩子们的水平,将宁先生的学生比下去,没准宁先生就愿意来县学任教了。于是黄知县对门外喊到:“去将公子叫来。”然后对宁先生说道:“犬子黄锋,如今也在县学学习,还请宁兄对他指
喜欢大宋包三黑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