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是巨大的,不少书迷同时也是崔贞的死忠粉,看到影后挺崇华,也渐渐开始期待起来。哪怕怀疑还在,也至少口上留德。
崇华完全没有想到崔贞会帮她,或者说,她根本没有往这方面想过。她不会被恶意击败,她会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自己,但这并不在乎她就完全没有感觉。崔贞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她,不止是让她惊喜,更让她感动。
她坐在工作室的办公室里,桌上是参加试镜的演员的名单,很多,出名的不出名的加起来,足有上千个。然而这时,这些让她看得极为认真的名单突然失去了它的魅力。
崇华确定了一下时间,又算了时差,确认这个时候崔贞应该不在忙,才把电话打过去。
崔贞仍旧接的很快,崇华发现,似乎每一次她打她电话,她总是接的很快。
“崇华。”低柔的声音传过来。
听着她的声音,崇华觉得耳朵酥酥麻麻,她想要说话,才发现,她并没有想好怎么谢谢她。她沉默着,努力地搜刮着言辞,想要让崔贞知道她是真的很感谢她。
没有听到她的回答,那边安静了一下,片刻,崔贞很快就再度开口:“崇华?你在听吗?别在意网络上的那些话,他们都不了解你。”
她的关切是发自内心的。
崇华轻笑了起来,她不再执着于用词,轻轻地开口道:“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很想你。”
第13章
德国和中国有差不多七个小时的时差,崇华那边已经是晚上了,崔贞这里才刚过正午。
这里的气候,清爽怡人,正午的阳光并不算猛烈,透过道路两旁的枫树叶,和煦地照落在地面。崔贞坐在路边的长椅上。今天没有她的戏份,她就到市区来走走。
崇华说完,就有点羞涩的安静下来。
崔贞的眼中染上层层的笑意:“再过一周吧。”
听说只有一周了,崇华顿时高兴起来:“你方便的话,到时候,我去接你?”因为这一次的帮忙,崔贞在她心里已经不止是一个有点好感的人了,至少,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不管怎么样,她至少得当面致谢。
微带凉意的清风吹拂,崔贞稍稍想了一想:“等确定下来,我把具体时间告诉你。”
秦颂提着大袋小袋站在一旁,好不容易等崔贞收线,就一脸被我抓到了吧的八卦表情,把袋子在干净的地面上一放,坐到崔贞的身边:“你要把具体时间告诉谁?”
“崇华。”崔贞也没瞒她,她以后和崇华的往来会多起来,作为帮她处理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事情的经纪人,没有瞒她的必要。
秦颂对崇华印象挺深的,这段时间崔贞对她关注很多,她给崔贞做了那么多年的经纪人,还从没见她对谁有这么大的兴趣过。
“崇导?听说她要开试镜会给新片选角?”秦颂对崇华评价相当高,她的很多做法在秦颂这个娱乐圈的老人看来相当老辣,“《囚徒》原著基础那么好,只要不拍得过分差,就不会扑街,到时候,她又能拿奖到手软。有前面那部电影不俗的成绩垫着,再来一部高票房,她在导演界就差不多站稳脚了。”
不管网上怎么黑,在秦颂看来,崇华的这部电影选得相当有眼力。
其实导演跟演员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辨识度。演员想红必须有一张辨识度高的脸,不能让观众一看就觉得这是哪条生产线上批量生产的;导演想成功也要辨识度,导演的辨识度不在脸,而在于作品要有一个凝聚了导演想法的风格。
秦颂跟着崔贞一起看过《和斯嘉的三百六十天》,在作品风格这一点上,崇华无疑有自己的独特想法。
她说完,又有点担忧地皱起眉来:“她现在急着拍,等拍完,上映,恐怕要撞上贺岁档。”贺岁档是扫荡票房的好档期,但对默默无闻的小导演来说,只怕扑街也会扑得特别明显,最惨的上映不到二十四小时就被电影院撤下线。
崔贞对崇华的了解,比只看到一层表面的外人要深得多,她柔和的目光里带着浅浅的骄傲:“她就是冲着贺岁档去的。”
秦颂为崔贞这句话里透露出的崇华的野心悚然一惊,接着又疑惑崔贞是怎么知道的?
她跟崔贞认识了那么多年,但她身上有很多事都是她不知道的,比如她到现在都不明白崔贞为什么会进入演艺圈。
十一年前,当时已经在学术界小有名气的崔贞突然放弃了已经取得的成功,进入演艺圈重新来过。她一直不解当初发生了什么事,促使崔贞那么坚决地斩断后路,毅然进到这个她根本不了解的圈子里。
后来她也问过几回,崔贞一直没有说,直到前两年,她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拍戏,杀青之后,剧组设宴庆祝,她早早地就出来,坐在车子里,隔着玻璃,看外面街头来来往往的人群。秦颂再问她这个问题,她向来笃定的眼神中出现了让人难解的迷茫,她说:“我想不到别的办法了。”
她从来没有在崔贞身上看到过负面低落的情绪,除了那一回,就是那次,也有如昙花一现般的短暂,之后她仍然拍广告拍杂志,选好的剧本,拍电影,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这么多年过去,她结婚了,有了孩子,家庭美满,婚姻幸福,而崔贞始终都孑然一身,连绯闻都没有传过。
她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金钱名誉都是附带的东西。就没见她对什么多看几眼。现在竟然对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导
喜欢归途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