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目前的这种产量,他家的一亩多水稻,估计也就是收个二百来斤水稻。按照出粮八成的算法,这些小麦要加工成面米分也就是五百斤左右。他们家现在一月要吃一百多斤粮食,实在是家里有几个大肚汉,而且他们家也不会象村里人那样半是粮食半是菜,甚至半饱半饥,所以他们家一月吃的粮食够别人家吃两月都不止呢。这些小麦最多够吃半年量。
他很清楚的记得,在现代他家也就五亩地,一家人一年的粮食是足够吃的,平时也没怎么省着,拿谷子喂鸡鸭,拿剩饭和米糠养猪。就这样,他就没听过有哪家的粮食不够吃,除非是拿去换钱了,或者那年是个灾荒年,粮食绝收了。
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取消农业税,每亩田也是要交公粮的。而且交的公粮还是要最好的。不仅只是水稻小麦这些要交税,其他的茶叶,养殖业等等,税赋都不低。但老家算是鱼米之乡,田地较多,大多数农民家庭基本能吃饱。象现在辛苦一年,不交税还只够吃半年的粮,还真是令他难以接受。这要是把税一交,这剩下的粮食岂不是只够吃三个多月了?
耿秋在担心粮食不够吃,三叔和三婶都极开心,三叔说:“阿秋,我们家这田果然是肥田,这都够半年的粮了。”
“呵呵,不枉去年我和秋哥挖了两个多月了,才挖出了这块地,小麦够吃半年,还能收一点稻谷。这么说来,我们一年的粮食缺口不大啊。”阿昊开心的接着说。
耿秋不好打击他们,说他老家亩产是这里的三倍多呢。只得跟着笑。心里却在暗暗想怎样改进产量,特别是水稻,他记得老家都是双收的,有的是早稻和中稻,有的是中稻和晚稻。他家现在插的这一亩来田水稻,他猜测应当是早稻谷,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中稻谷和晚稻种呢。
“这地是你俩开挖的荒田啊?”三叔惊讶的问。他还以为这里本来就是良田呢,哪里晓得是开的荒田啊。
“是啊,我们俩来的时候,就带着两骡子和阿牛,这房子都是买的,哪里还有地啊。”阿昊说。阿昊想起去年那日子可比现在还过得差,那个时候,那里敢想要读书的事情啊。那时他光想着怎样搞饱肚子了。
“唉,不过这样也好,这块田应当不用交税了。”三叔说。不用交税对于大家来说,是件极有利的事情,本来就只够吃半年的粮,要是再一交税,就可能吃够吃两三月了。
“是啊。我早就问过了。五年不交税。不过阿昊要是考上秀才了,我们再种一百亩都不用交税吧。”耿秋笑道。不用交税,种出来的粮食全部留下来自己家吃,多种几亩,一家人吃的粮食就足够了。
“一百亩,你上哪儿去弄,这个村子里加起来有没有一百亩的良田?”阿昊反问。
“话是这么说嘛。村子里就算有,也是别人家的。我是说能不能上哪儿去买几亩地,要不然,我们这几亩地哪里够一年的嚼用啊。”
“阿秋这话也是个理。我们总不能老是靠打猎过活吧。这打猎也不过是让我们吃的好一些,真要拿出去卖,估计也换不了多少钱子回来。”三叔也说。
他现在很明白了,他们打的猎物除非拉到远的县,郡府去卖,就在这镇上,哪里能卖得了多少银子。上次阿昊和耿秋能得几十两银子,那也不是猎物本身的价格。要想在这个地方过活,还真得多买几亩地。要不然,别说供阿昊阿牛宁哥儿三人读书了,光是一家人要吃好穿好,都不容易了。
况且,每次打猎,村里人都看着,整条村子的人,基本就象一个大家族一样,不可能你家天天吃肉,别人家连汤都没一口喝的。所以每次的猎物,耿秋半换半送给村民,也是为了让这一家子在这个村子里过得好一些。其实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就怕把村里人养惯了,以后甩不脱,还得不到好处。
听了他们的话,阿昊心里也开始考虑买田的事情,可是在这里很显然也无田可买啊。这真是个难题。想来想去,阿昊连看书的心情也没了。偏偏还白天黑夜不停歇的下着雨。越发令人心烦意乱。
大雨一连下了好几天,大家换下来的衣服,都挂了满满几根绳子,到处是湿衣服。耿秋看着洗了三天还在滴水的衣服,万分想念现代的洗衣机啊,可现在只得又用力拧了几把,尽量把衣服里的水挤出来。实在是他已经没有换洗的衣服了。别说他,阿牛这个小屁孩,现在会走了,又闹腾,一天恨不得要换几遍衣服,光他一个人的衣服就晒满了一根绳子。刚才三婶还特意拿了他的小衣服去烘烤。不烘烤都没干衣服穿了。
“幸好我们家把麦草全弄回来,要不然,这几天连柴草都又不够烧了。”三叔望着外面连绵不断的雨水说。这么一场大雨下来,别人家没收回来的麦草多半是要烂在田里了,不过,就当是肥田了。但是他们家的田地本来就够肥了,一季小麦种下来,就没去施过一次肥,还长得格外粗壮。
“还得下几天啊。再下下去,别说没干衣服换了,就怕发洪水呢。”三婶担心的说。
“是啊,这几天我去放鸭子,就见到那水都涨了好高了呢。”三叔也很担心,真的发洪水就麻烦了。
就象是听到了他们说的话,那雨居然慢慢变小了。在屋里闷了几天的耿秋道:“咦,这涨水了,会不会有很多鱼?”他小时候,一逢这样的雨天,小伙伴们就喜欢去水田边
喜欢捡个将军做老婆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