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方面的媒体反应也很有趣,丹麦自然是全都站在提尔这边,不过对于同情纳粹这个话题只字未提,当然,他们的意见一点都不重要。
意大利因为贝托鲁奇在场并被……羞辱过,感觉被冒犯了,所以大部分都持反对意见,哪怕阿德里安和意大利女神关系暧昧,还制作过并将莫妮卡捧上了奥斯卡影后的宝座。
法国就要纠结得多了,虽然大部分人对“欧洲电影已死”这句话很厌恶,但阿德里安言辞之间透露出来的对法国的好感和期望,却让他们很难像意大利媒体那样大加指责。尽管部分影评人都撰文进行了批评,但始终有种没什么力度的感觉,哪怕是当晚在场的罗塞的文章。
倒是他们彼此之间相互攻击得很厉害,有的人认为阿德里安完全是在乱说话,也有人认为那句话虽然夸大,但整个宣讲还是有可取之处的。说着说着,两派就开始相互攻击起来,还波及了好多人,比如吕克·贝松就打电话给阿德里安抱怨:“你真是害苦我了。”
这篇新闻出来后,他和托纳多雷因为被点了名,所以很多记者都追他们不停,但同时也被自己的同胞苛责不少。
相对来说,英国媒体就要客观一些,他们既不待见好莱坞,也不待见欧洲电影,虽说他们还是欧洲的一份子,也被阿德里安的宣讲囊括了进去,但从来都自认为和欧洲大陆那帮家伙不一样,于是就有了这么有趣的一幕。
至于美国媒体,基本上是一边倒的支持,开玩笑,阿德里安可是传媒大亨,又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说这番话的,他们怎么可能不支持?就连圆滑的斯皮尔伯格,在被记者追问时也难得明确的传递出了自己意思:至少阿德里安说出部分事实,欧洲电影确实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地方。
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比如大卫·柯南伯格就有些不屑的表示,阿德里安只是在发牢骚,太幼稚,还不够成熟。不过,他这番话发是发出来——美国可是个自由的国家——但没多少人理睬,就像丢进池塘的小石子,溅起个小水花就沉到底了。
说到导演们发表意见,就不得不提又一个有趣的地方,欧洲这边真正的几大老牌导演,比如罗麦尔、里维特、安东尼奥尼以及从不掩饰自己对犹太人厌恶的戈达尔,面对这件事情都保持着缄默。不知道不想评论还是不屑评论,而当事人之一的贝托鲁奇也谢绝了记者的采访,表示没什么好说的。
以至于有记者私下感叹,想要驳斥奇迹导演可真不容易。
没办法,没人能像他一样,在许多领域都能取得让人咋舌的成就。既是排的上号的超级富豪,又是出色的导演和制作人,无论什么类型的电影都能制作,黑色喜剧、英伦古典、奇幻史诗、惊悚诡异以及励志、科幻、音乐、传记,还有法国、意大利……似乎就没有他不会的电影类型,更难得的是每部电影都有着出色的口碑和票房。
这样的履历平时也许觉得没什么,可到了这种时候展现出来,无论什么导演在这面前都要退避三分——当然,拉斯·冯·提尔那种脑袋有问题的家伙不在内。更不用说他是全世界导演中最有金钱也是最有权力的人,又掌握着信息渠道,还是大慈善家,传媒业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总之,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好进行抨击,一个不小心,就会出现“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说社会责任”之类的情况,至于私生活……
不过这场风暴依然才刚开始,当阿德里安在抵达洛杉矶时——沙龙结束的第二天下午他就离开了戛纳,然后迅速回了巴黎和伦敦,再坐自己的私人飞机回美国。抵达时正是洛杉矶的下午2点,他也没有掩盖自己的行程,所以很多记者守候在了机场外面,于是他当众又发表了一番演说。
“我知道,有人会很不高兴,他们觉得被冒犯了,我也知道,有人会试图用各种方法来证明我是错的而他们是对的。这其实很正常,就像我们在辩论的时候几乎很少认错,尤其是在有看似丰富的论据时。
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在意呢?为什么要在意他们的不满他们的反驳他们的嘲笑呢?别忘了,我们只有200多岁,我们还很年轻,我们生来就是应该往前看的!是的,我们没有那么多厚重的历史,可那又怎样?电影在法国诞生,却在好莱坞发展壮大!电影工业各有不同,却在好莱坞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我们登上了月球,我们建立了互联网,我们做到了曾经没有人做过的事情!因为我们知道向前跑才是最重要的!让他们抱着历史到故纸堆里去吧,我们拥有未来!上帝保佑美利坚!”
现场欢声雷动,就像在欢迎一个英雄,不少人从网络或者第二天的报纸看到了相关新闻后,都不由叹了口气。毫无疑问,就算欧洲的电影人花时间统一了意见,但话题一旦被挑起来了,还有个旗帜性的人物站在前沿,大西洋两岸在这方面必将长期争论进行下去。
拉斯·冯·提尔真是个蠢货,怎么会去招惹这样的人物,还在公开场合,那么多人面前说什么同情纳粹这种话。奇迹导演也很奇怪,怎么突然因为这种事情发作,还将整个欧洲电影指责了一通,或者说他真心实意想要支持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竞争?
“当然是真心实意。”在办公室当中,阿德里
喜欢好莱坞之王(全)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