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灯火明明灭灭,像是《浮生六记》里写道的,但见隔岸荧光明灭万点,梳织于柳堤蓼渚间。那一眼,苏忆北仿佛看到了远方,未知但却充满希望的远方。
她抬起头问林江:“你喜欢北京还是上海。”
林江望了她一眼,眼里有些不解,还是答道:“北京吧。”
“嗯,那我也喜欢北京,”苏忆北又问:“那你喜欢清华还是北大。”
林江这下懂了,微微笑了笑答道:“清华。”
苏忆北点点头说:“那我也喜欢清华。”话音即落,她又沉默下来。半晌,她停下脚步,一字一顿地对林江说道:“我会努力跟上你的,虽然可能会有些吃力,但是你只管往前走,我一定会追上来的,相信我。”
林江望着她,眼睛深邃的像是那晚的夜空,无边无际,却似有群星闪烁。
他的指尖慢慢抚上她的脸,苏忆北觉得自己的心脏都要从嘴里蹦出来了。她呆呆的站在那里,来不及有所反应,林江的吻便落下来。
那一刻,苏忆北猛地闭上双眼,随即又忍不住睁开。离得那么近,她第一次看见林江的眉头舒展开的样子;他的睫毛那么长,那么密;他的气味那么干净好闻;他的嘴唇颤抖而湿润;而他身后的夜色,温柔的能拧出水来。
☆、第十四章 毁灭
那是最好的记忆,好到苏忆北觉得足以温暖她一生。然而后来呢,上帝创造了一个世界,告诉你这里是伊甸园,永远鸟语花香。下一秒,便将它丢弃给撒旦,讽刺着如你这样的凡人,怎配拥有那样的幸福。
三个月后,苏忆北刚刚步入高中生活,一次严重的矿井塌方事故永远的带走了她最亲爱的父亲。
得到消息的那个下午,苏忆北被妈妈拽着往矿区跑的路上跑掉了一只鞋。太急了,她来不及回头穿上便光着左脚在满是煤渣和砂砾的路上奔跑。事故发生的那口井上挤满了乌压压的人群,有相关领导,有记者,有围观群众,唯独她挤不进去。
她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看见母亲在人群中被推搡的时隐时现的瘦弱身影,听见不远处不时传来凄厉的悲鸣。太阳那么晃眼,可世界却天昏地暗。她觉得自己胸口沉重的像压了千斤巨石,她难过的想要嘶喊,喉咙里却干涸的发不出一个音节,只剩下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不住的流。救护车顶的灯在前方一闪一闪,一个个盖着白布的担架从人群里被输送出来,上面染透了又黑又红的印迹。她睁大眼睛想要分辨出父亲,一只手却遮住了她的视线。
林江站在她身后,一只手扶着她的肩膀。另一只手遮住她的眼睛。转头看见他的那一瞬间,苏忆北终于支撑不住了。
恍惚间,苏忆北只知道自己一直在哭,眼泪和汗水将她衣服的前襟都浸湿了。她透过生疼的眼睛,看见哭晕过去的母亲被抬上了救护车,看见黑压压的人群逐渐散去,看见林江将她血肉模糊的左脚用纸巾稍作擦拭后,背起她往医院走去。她伏在他的背上,那么温暖而清新的香皂味,像是小时候爸爸背着她时身上的味道。可那味道让她那样绝望,那样撕心裂肺。头顶的天空万里无云,空无一物,如同她的世界一样,终于什么也没有了。
煤炭局给了家里三十万的抚恤金,苏忆北久未谋面的奶奶在那时候出现,理所当然的分走一半用他儿子的命换来的钱,扬长而去。陈书芸消沉了两个月,整个人瘦的脸颊都凹陷进去,渐渐走了出来。生活逼迫着这个孱弱的女人不得不站起来。苏忆北上高中了,里里外外都需要钱,将来还要上大学,她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因为失去父亲而活的没有尊严,也不能让这个家垮掉。
那时苏忆北的外公外婆都已相继过世,只留下一座老房子在母亲的家乡锦溪镇上。苏忆北唯一的舅舅陈书平在上海工作,也是工薪阶层,生活并不宽裕。陈书芸中文系毕业,又赋闲在家多年,想要回到家乡或者上海去找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便决定还是留在江北,等苏忆北考上大学了再做打算。于是她去找了林江的父亲林广茂,想要重新回到矿区的子弟学校去教书。那时的编制越来越严,想要重新回去不是件容易的事。林广茂虽已升到副局长的职位,也是通过多方关系和周旋才帮她解决了这件事。
最艰难的那一年是林江陪她走过来的。苏忆北表面看起来坚强,骨子里却重情而懦弱。父亲去世的头一年里,苏忆北整个人都是恍恍惚惚的,有时候还会突然情绪失控,一个人莫名的哭很久。学校里的同学对她由刚开始的同情和安慰,变成了后来的敬而远之,只有林江一直在她身边。
那是半年后的一天,苏忆北做了个梦,自父亲去世那么长时间以来她尚且是第一次梦见父亲。
梦境很真实,就是父亲出事的那个早上。她和父亲在家门口挥手道别,母亲在身后对她说:“你去追一下你爸,把这个鸡蛋让他拿上,一会儿一下井又是一个上午吃不上东西。”
她接过鸡蛋跑了几步追上父亲,将尚且温热的鸡蛋
喜欢若爱只能擦肩而过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