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滥用后世地名
写历史小说当用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地名,而作者却采用了大量的三国以后才出现的地名,这正如写元朝时的作品,管“大都”叫“北京”一样叫人笑话,例如:
1、“东川”、“西川”及简称“川”或称“两川”
在书中出现的次数非常多,如第59、66、67回等等。书中以四川为西川,以汉中为东川。而当时管辖今川、滇、黔、渝三省市大部及甘、陕、鄂三省各一部的是益州刺史部。“东川”、“西川”是唐肃宗时设东川、西川节度使于后才出现的地名。北宋初年,将东川路并入西川路,又另置峡西路;后又合西川路、峡西路为川峡路。至宋真宗时,又将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元代设四川行省后,“川”才成为四川省的简称。此前,多以“蜀”作为今四川省中东部地区、重庆市及西南地区大部的简称。
还应注意的是这个治于成都益州刺史部的辖区内还设有一个益州郡,在今云南境内。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乱,将益州郡改为建宁郡。故第87回写诸葛亮平定了益州郡雍叛乱事。第二段“建兴三年,益州飞报:蛮王孟获,大起蛮兵十万,犯境侵掠。建宁太守雍闿,乃汉朝什方侯雍齿之后,今结连孟获造反。牂牁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太守高定,二人献了城。止有永昌太守王伉不肯反。”其中“益州”、“建宁”都应该改为“益州郡”。
2、“彝陵”
这个地名出现的次数也非常的多,如第49、50、51、82回等等。“彝陵”本作“夷陵”,战国末,秦将白起拔郢,烧夷陵,即有此名。西汉置夷陵县,此后直至清初的一千八百余年间,除三国东吴统治时期有五十八年(222-280年)改称西陵外,“夷陵”之名一直未变。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州为彝陵州,因古代汉族中原王朝常以“夷”蔑称少数民族,满清入主中原后忌讳“夷”字,故作此更名。我们现在印行的《三国演义》是以清康熙年间著名文学评论家毛宗岗的评刻本为底本,其中的“夷陵”当然都被改作“彝陵”。因此,我建议现在应将书中的“彝陵”全部还原为“夷陵”。
3、“许都”、“许昌”
这两个地名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作者也知道“许都”、“许昌”实际上是指同一座城市,即今河南许昌市,但在书中一会儿是“许都”,一会儿是“许昌”,这都不正确。历史上并无“许都”这个地名,许昌在公元221年以前叫许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将汉献帝迁都于许县。公元221年即曹丕篡汉后的第二年,取“魏基昌于许”之义,才将许县改为许昌县,故而书中第80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及以前各回中“许都”,“许昌”均应改为“许县”。
4、“南徐”
书中第53、54、55回均提到“南徐”,南徐即今江苏镇江,也就是作者在53回倒数第2段中所说的“南徐润州”(润州亦为后世地名),当时称“京”,孙权曾以此为首府,这个“京”为地名专名,而不是首都的通称,按后世习惯用双名的惯例可称为“京邑”。孙权迁治建业城(今南京)后京改称京口,东晋初失淮北地,置徐州于此,后收复淮北,又以彭城(今江苏徐州)为北徐州。南朝时改徐州为南徐州,改北徐州为徐州,始有“南徐”之名。
5、“黄州”(如第49、55回),黄州始置于隋,其了东汉时属江夏郡,建安三年曹操入荆州分,江夏郡立蕲春郡辖之。
六、行政区划等级概念错误,例如:
1、“次日,人报九郡四十二州官员俱已到齐。”(见第34回第12段)
“孔明变色曰:‘汝主……占据六郡八十一州。”(见第54回第1段)
东汉的行政区划实行州一郡(王国)一县(侯国)sān_jí制,作者却在书中以郡领州,大错特错。
2、“沛国谯郡”(见第1回第21段、第75回第2段),应为沛国谯县,沛国为王国,相当于郡,谯为其辖县,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为曹操、华佗的故乡。
3、“青州太守”(见第1回第16段)、“外郡刺史”(见第3回第14段)、“徐州太守”(见第10回第9段),州的长官称为刺史或者牧,尊称使君;郡的长官称为太守,尊称府君。因此第11回中称徐州牧陶谦一会儿为“陶使君”(第11段),一会儿又是“陶府君”(第16段)是不正确的。
七、两地点间的距离严重失实,例如:
1、“小沛离徐州只有四五十里,上马便到。”(见第14回倒数第3段)
小沛即今江苏沛县,徐州当时治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由小沛到徐州不是四五十里而是二百四五十里,自然不能上马便到。
2、“却说先主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分,七十余里,连结四十余寨。”(第82回最后一段)。
“却说先主自猇亭布列军马,直至川口,接连七百里,前后四十营寨。”(见第83回倒数第4段)。
巫峡建平(郡)治今重庆市巫山县(不过书中讲亭之战时尚未设建平郡,应称宜都郡巫县),该地正当川口,而猇亭则在彝陵(今宜昌市东南)东南方约20公里处,因此上面二处所述的距离应相差不大,怎么会是一个七十余里,一个七百余里,实际上沿长江从重
喜欢我是蒋干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