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饮宴小灶
次日下午下课后,姜山就约上胶东省公安厅的两位,还有警院里负责集训工作的一名副院长。
当然,品味胶东省的家常风味小吃,不能忘了何磊与郭清泉两位同仁。
一行人集合在警院的一处小会客室里,喝着茶,等辖区派出所长来接。
警院副院长果然去过多次派出所长的家里。
他向大家介绍说,派出所长的老爸做过省委南郊宾馆的大厨,退休后,在自己家的老宅院里,安放了两张大桌和两张小桌,搞起了家庭饭馆。
他做菜擅长家常做法,粗菜精做,保持原汁原味,健康绿色,家庭饭馆,只有两字“小灶”。
慢火炖蒸,外加凉拌热炒,极有味道,却少用调料,全靠高汤调合。
菜品固定二十余种,随着时令采购,凡到小灶就餐的,必须提前一两天预定,否则难成。
小灶的菜品,只能选择,不可菜单之处要菜。
警院副院长最后故作神秘地,推推眼镜,问众人“你们猜猜,我们这六人吃一顿饭,在小灶能花多少钱?”
何磊身为唯一女性,有着活跃的一面,冒失地开口猜到“人均三十元足够了吧?”
副院长没有表示可否,眼睛转动着,让其他人也猜测猜测,打发等待的难挨时间。
每个人都猜过一遍,最高的猜到人均百元。
轮到姜山,他采取折衷的方案,斩头去尾,定位在人均五十元上。
副院长装作大惊,问姜山“姜副市长,你听派出所长说的吧?”
姜山摇头说到:“蒙的。”
接着,副院长耳朵一耸动,向大家说到:“接我们的车来了,走吧。”
警院院内清静,偶尔驶入的车辆极少,这位副院长对此时驶入院内的车辆极其敏感。
大家行至楼下,果然是派出所长带着辆地方牌照的大面包车来接客人。
车辆驶到近郊地方,到了派出所的老家宅院。
近郊附近的老宅院开饭馆的非常多,类似农家乐的形式,一字摆开许多家。
家家门前都开辟着停车场地,有中老年人专门指挥着来宾的车辆停放。
小灶,在众多农家乐饭店当中,显得鹤立鸡群。
青砖白墙,与众不同,更兼有名人书写的字画点缀其间,透出一股儒雅的味道来。
所长叫张有忌,与《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一字之差。
他的老爸叫张作才,外号“做菜张”,光头,圆脸,一付弥勒佛的笑模样。
张作才笑哈哈地与儿子邀请到的警界朋友一一握手,张有忌所长向老爸介绍着客人,旁边一位青年人用手机拍着照。
姜山发现店,内墙上张贴着不少来此就餐的名人照片,但是文人明星居多,官员极少。
张作才很有风度,形象极佳,不卑不亢地握过手,指着身后的照片墙,简洁地介绍起来。
“这是近两年到小灶来吃过饭的名人,边上是我几十年来擅长做的私房菜,至于各位有自己喜欢吃的,从中尽可挑选出来,然后剩下的,我会搭配好的。”
他彬彬有礼地讲解着,“欢迎各位领导光临寒舍,小灶虽小,乾坤却大,为感谢各位领导对小儿的关心照顾,我会倾尽所能,让各位一饱口福。”
“各位领导随意,请进上房吧。”张所长热情好客地招呼着诸位客人。
姜山被众人礼让到主宾座上,警院副院长在张所长与省厅两位的推让下,坐了主陪。
张所长坐了副陪,刑侦局副局长坐了副宾,政治部人事训练局副局长与何磊坐了三宾四宾的位子。
主宾坐定,小菜陆续登场,张所长拿出两瓶陈年茅台,边敞开瓶子,边向大家介绍着。
“这是老爷子早年接待中央首长时,受到奖励才珍存下来的。昨天,我一说众位领导来家中吃饭,他早就准备了自己的拿手私房菜,还找出了保管多年的纯正茅台。”
他说话间,打开了茅台酒瓶盖。
稍倾,不大的房间里马上飘浮充溢着茅台酒特有的醇香味,引得几位好酒的耸动鼻头,连赞好酒。
姜山闻着这种浓郁香气,想到当年茅酒参加马拿马国际金奖的评选时,那位当场灵机一动,装作不小心摔碎酒瓶的国人,真是机智,一个小举动就让茅台酒国际公认。
如果不是他灵机一动,恐怕茅台酒好也怕巷子深,难以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酒。
小灶,名符其实,吃着简单不失真味的菜肴,品着醇厚的茅台酒,置身仿古的四合院里。
姜山几乎忘记了身在何方,忘记了肩负的使命。
酒不醉人,人自醉。
互相温文尔雅地谈论着酒文化,地方饮食文化,互相敬着酒,面红耳赤,热情洋溢。
席间,除了张所长和警院副院长酒量尚好外,其余人员都很注意,小口品啜着,声称“美酒不可贪杯,佳肴不可多享。”
喝掉一瓶半时,姜山提醒在席间仍在继续敬酒的张所长的副院长,老爷子的珍藏,要给老爷子留着些。
张所长想起来,急急忙忙地去请在灶间忙乱得差不多的老爸,到房间里敬酒。
张作才系着围裙,直接进了房间,坐在儿子的位置上,把高高的厨师帽摘下来,拿在手里,擦着光头上的汗水。
张有忌所长跟在后面,把老爸的大茶杯端了进来,待张作才喝了一大口后,才向老爸把坐在各自座位上客人重新介绍一遍。
张作才站起身来
喜欢警中剑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