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擦了擦额角生出的冷汗,连声说着“不敢”,也的确不敢再和安王斗嘴质疑什么了。如今安王的意思很是明显,而且也是明摆着的,要支持太子上位。他如今的确也有这样的能力,一份来自鞑靼赞普的信物和一份来自黎国女皇的信物足以支持他做出的决定。既然他不是要让自己上位,那么谁都没有理由置喙他的决定。
如果安王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威胁众臣让自己登基的话,必然会有人说他谋私利,假仁假义。
但是如今,他是顺了先皇的心意,用自己辛辛苦苦弄出来的优势支持太子上位,那么便没有人能再说他什么了。他和太子原先并不是一党,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更何况,安王并不是没有争夺过皇位。
只是在这个时候,他选择挽救大韵,而不是利用大韵的危机给自己制造机会。
这样的举动,足以让所有人觉得羞愧了。
大韵的人有些刻板,但是这样的刻板也同样的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大韵人的气质,那便是读书人的气质。大韵人看重气节看重气度,虽然在某些时候看来有些迂腐,但是大韵每朝每代都有不顾生死劝谏皇帝的忠臣。这若是在吐蕃,必定会被认为是傻子,但是这在大韵,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事情。
一切为国为家为天下为百姓的举动,都是有大气节的事情。
所以此时哪怕是那些在官场上打滚了许久的老臣们,面对着安王所做的事情和所表现出来的气度,都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几个皇子也在朝堂之上,面对着安王的举动,大皇子和太子是最惊讶的。没错……太子事先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安王并没有跟他通气,也没有用自己的牺牲跟太子交换些什么。
有人注意到了太子的神情,便不由得愈发的沉默了下来。
而大皇子则是面色铁青,虽然努力想掩盖自己恶劣的心情,但是很显然,太过于愕然和恶劣的心情加在一起,让他没办法完美的掩盖住自己的情绪。
这是明明白白的针对,但是安王对大皇子的针对没有办法让人说出什么话来。
因为他的这份针对不是因为他自己,而是为了大韵的安危,为了天下百姓。有知道安王和太子先前似乎有过嫌隙的大臣不少,所以那些人愈发的敬佩起了安王。
利益只不过是利益,但是安王的选择是对大韵最好的选择。能够不计前嫌帮助太子,把自己的辛苦成果拿来给太子做助力,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实际上,安王做出这个决定也很艰难,但是此刻他觉得自己轻松了许多。
那些压在身上的重担此时已经消失了,安王先前还犹豫,如今却觉得做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再英明不过了。
在安王的推动之下,满朝大臣们终于下定了决定,择定良辰吉日让太子登基。借着安王手里的信物,他们如今也算是安心许多了。其实他们也明白,他们在京城里这么闹腾,边疆只会愈发的不稳,可是没有人让步,他们也不能让步。
如今安王都已经做出了这样的牺牲,哪怕是大皇子一派的人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了。
因为那些原本中立的大臣也都倒向了太子,或者说是安王的一边,尤其是朝中那些清流派系。在大韵的朝廷,清流是最大的一股势力,但是他们很难被拉拢,也很难倒向哪一边。哪怕是在大皇子和太子争夺皇位的时候,清流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保持着中立,不搀和任何一派的争夺。
既然如今大势已去,大皇子一派的许多官员也都动摇了。
他们又不是傻子,更没有把全副身家交到大皇子的手里,所以哪怕是如今倒戈,大皇子也是没有办法的。
大势便是大势,是个人没有办法扭转的东西。
所以太子登基已经是决定下来铁板钉钉上的事情了,而大皇子的失败亦是如此。哪怕他掌控着福公公,哪怕他隐藏了圣旨,哪怕他是安贵妃的儿子,那又如何?安贵妃不过是一个女子,外头的大臣们虽然没办法控制皇宫,可是心里头对于安贵妃的势大还是颇为嗤之以鼻的。
尤其是安贵妃在先皇生前就享受了无上的宠爱,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里,只有安贵妃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这对于大臣们来说,已经是十分看不顺眼的事情了。也就是先皇懂得权衡,并没有因为宠爱安贵妃而彻底废弃了其他的妃子们,而态度又无比的强硬,大臣们才没有说些什么。
实际上是劝也劝不动,一个在他们眼中英明神武的陛下,唯一的弱点便是安贵妃这个女人。
这着实是有些不好,祸国殃民啊
安贵妃固然委屈,但是大臣们的想法也有缘由,所以各自都瞧不顺眼。安贵妃和大皇子结盟之后,原本以为能够让大皇子上位,这样她今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她知道,若是上位的不是大皇子
喜欢名门嫡姝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