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道具师们只要在近景做一定的配合,那么最终结果一定是可以以假乱真的。我带你去认识下我们的特效师和道具师们,他们的能力完全可以超乎你的想象力。有了他们的帮助,吴先生,我对这部电影的未来非常看好!
作者有话要说:1.吴宇森是我心目中华人导演中最接近欧美商业片风格的。毕竟无论是拍摄《杀死比尔》的昆汀还是拍摄《黑客帝国》的沃卓斯基兄弟都是有借鉴他的风格,我觉得吴宇森最后在好莱坞的失败是对自己的定位有些不清晰。毕竟就像大家觉得李安才是大导演那样,无论是电影圈还是普罗大众都觉得艺术电影才是真电影,商业电影什么的,不算什么。不过我的观点是,艺术电影自然是值得尊敬的,可商业电影也没有那么不堪。没有商业电影的活跃,为电影公司带来利润,艺术电影哪来的投资?我的想法是将吴宇森变成一个纯粹的商业动作片导演,我觉得这才符合他。当然,透过吴宇森可以和香港电影圈发生关系也是有必要的。毕竟李安导演是台湾人,台湾电影圈的话你们难道期待主角去拍琼瑶片么?未来或许不会担任李安导演的制片人,但发行人什么的还是可以的。毕竟李安导演作品中对中华文化的描写是非常棒的。
2.大家不要攻击香港人或台湾人怎么样,哪个城市都有好人,也都有坏人。就我接触来看,绝大部分的香港人和台湾人都是好相处的(当然我也碰到过个别极品)。一家人,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观点,如果因为一点点观点上的不同就要天天吵架的话,那也太没意思了。最后,网络上的言论我建议大家仅供参考好了。因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网络上的言论总是比较极端的,不够全面。真要知道香港人和台湾人怎么样?去香港或台湾看看就好了,几千元的事情,还能领略不同城市的别样风情。
44果然叫好不叫座
从银河电影的总部伯班克到工业光魔的总部旧金山的路程虽然不算短,但是吴宇森此时的心情却非常的忐忑。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被杰德说服了,在好莱坞拍电影,你就得将自己当成一个蓝领工人。电影艺术家之类的称呼,那属于未来功成名就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同时吴宇森也憋了一股气,别以为我只会拍动作片,我这次非要将这部奇幻冒险片拍出水平不可。
就在吴宇森暗自给自己打气的时候,工业光魔的卢卡斯也接到了杰德的电话,希望自己能帮助银河电影制作一些奇幻特效场景。对此,卢卡斯倒是没有什么好反对的。一来这家公司有杰德的股份,二来这也是工业光魔的生意。
不过卢卡斯对于杰德这个甩手掌柜是很不满的,就凭一个粒子特效专利分走了自己这么多股份让卢卡斯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肉痛。好在杰德倒不是只靠一个专利去忽悠卢卡斯,他名下的先锋电影技术研究所倒是接二连三地弄了不少好东西,用来充实工业光魔的技术力量。可惜杰德一直不愿意让卢卡斯入股,否则卢卡斯哪怕借贷也要去先锋研究所占一股。
当吴宇森来到工业光魔公司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还是地球么?卢卡斯对于外星文化一直有着某种执着的迷恋,因此整个工业光魔公司的装修就是奔着宇宙和太空主题而去的。
为了让吴宇森对工业光魔的技术实力有所了解,卢卡斯还特意展示了他们为《终结者2》做的液态机器人特效和为《侏罗纪公园》做的恐龙特效,当然这些展示相较于电影上播出的版本更加进步了。尤其是随着粒子特效技术的完善,电脑模拟出来的场景的光影效果更加真实。即便观众知道这些场景不是地球上的,但是也能让他们觉得在宇宙中的某个地方一定有一处地方和这里的展示一样。
而吴宇森看完卢卡斯给自己的演示之后,内心的震撼已经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当香港的同行们还在想尽办法在现实中实现导演的想法时,美国的同行们已经用电脑完全实现了导演们的每个奇思妙想。难怪有人说,人比人气死人,现在的吴宇森已经彻底理解了杰德要自己拍摄《勇敢者的游戏》的用意了。除了解放他在动作片导演上的桎梏之外,更多的是想让自己去了解美国电影技术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卢卡斯先生,我对这部电影的场景有如下的设想,不知道工业光魔可否帮我实现?吴宇森此时已经完全进入到导演的状态,开始将剧本分解成一个个分镜头,然后和卢卡斯讨论这些场景的实现难度和自己所期望的效果。
卢卡斯由于不能拍摄电影,因此对于这种场景设计有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当吴宇森询问场景的效果时,他道:吴先生,没有我们工业光魔实现不了的效果。当年我们为《星际旅行2:可汗之怒》设计场景的时候就使用了一种名叫源序列的技术,如今我们这项技术已经日趋完善。利用源序列技术,我们可以在摄影棚的绿幕前实现任何场景。
为什么工业光魔采用绿幕而不是蓝幕呢?吴宇森忽然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们也使用蓝幕的,当场景是远景的时候我们会采用蓝幕,因为蓝幕呈现出的纵深感是很好的。不过我们现在的特效技术更多是用于近景甚至特写,绿幕的效果会更好。因为荧光绿在电脑成像里很容易很前景区分,这样我们在抠像的时候不会出现黑边。卢卡斯忽然骄傲地说,我们现在正在考虑淘汰蓝幕,因
喜欢[美娱同人]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