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雪间的黑色闪电。
闫宝书伸长了脖子,终于看到了东方红村的村口,村口是用木头搭起来的门脸,远处瞅着还挺老大,门的两边都挂着红色的灯笼,两旁帖着硕大又长的对联,上面的词儿依旧是换汤不换药的诗词与语录。
“哎,爸,你瞅村口站着的是俺小叔不?”陆向北伸长了脖子朝村口眺望。
陆建军看了一眼,“是你小叔。”
“喂……”陆向北的小叔看到了马车,兴高采烈的冲这边吆喝了起来,“前面的马车打哪嘎达来啊。”
陆建军噗嗤就笑了,“你说说你小叔啊,都结婚当爹的人了,还这是这么孩子气。”陆建军嘴上这么说,实际上心里却无比的高兴,他扶着马大爷的肩膀站了起来,一手护在嘴旁吆喝道:“喂,村口的老乡,近来可好啊。”
遥呼相应,这场景登时就把车后头的三个小的给逗乐了,陆向北笑的直蹬腿,“我说爸哎,你和我小叔这是干啥啊,唱山歌啊?那你两走错地方了,赶紧买车票去大西北。”
顾军拍手叫好,“就是就是。”
“去,小孩崽子知道个啥。”陆建军假装训斥,话音落下马车也已经抵达了东方红村的村口,待马大爷吁的一声把马儿勒住时,陆建军还不等马车停稳,他便跳了下去,步伐矫健的冲到了陆建海的身边,张开双臂抱住了一年未见的弟弟,眼眶湿润道:“还好啊。”
陆建海鼻子酸了,带着哭腔说:“哥,我一切都好。”
“弟妹也好?”
陆建海点头不停,“嗯,也好。”
“栓子柱子妞儿也好啊?”
“嗯,孩子们也好。”
说着说着,两兄弟抱在一起就嚎啕大哭了起来。
闫宝书和陆向北等人站在后头,看着这样血脉至亲相拥嘘寒问暖的场景,心中既温暖又有点酸酸的,闫宝书不知道为什么陆建军会在城里生活,而陆向北的小叔陆建海却要在东方红村安家落户,虽说不过是半天的路程,可要想时刻探望,还是有些难度的。再加上陆建军平时工作非常忙碌,恐怕他和陆建海之间也有很久没有见过面了。
“哭啥哭。”先一步整理好情绪的是陆建军,他笑着拍了拍陆建海的后背,“当着孩子面咱两这是干啥呢,丢人不丢人。”
陆建海满脸泪水却笑的非常开心,随即用衣袖擦了眼泪,干咳两声走了过来,“向南向北,见到小叔还不说话。”
陆向南笑了,“小叔,你又学俺爸那一套,装腔作势。”
陆向北上前,冲陆建海鞠了一躬,“小叔,过年好。”
陆建海叹了口气,“这向南向北也大了,以前才多高啊,现在瞅瞅……”陆建海回过头冲陆建军比划着,“这家伙都比我高了。”
“他们一天天贼能吃,不长个才怪呢。”
陆建海微笑着,“倒是向东向西咋没来呢?”
“矿里过年也忙,他们两个走不开,你大嫂得负责给他们两个做饭,也就没来。”
陆建海面带遗憾,紧接着就看见了顾军,“哟,这不是老顾家那老幺吗,你啥时候跑城里去了。”
顾军笑嘻嘻的说:“早去了,只是小叔不知道而已。”
“你小子一天就淘吧。”说着,陆建海看向了闫宝书,仔细想了想没认出来是谁。
闫宝书知道自己该出场了,摘了脸上蒙在脸上的脖套上前一步,鞠躬说道:“小叔,我是闫宝书,是向北的好朋友。”
☆、第七十一章
陆向北的叔叔陆建海从小到大都是在农村生活,哪怕是陆建军在城里落稳了脚跟,他仍旧守在这里,说白了这里就是老陆家每一个孩子的根,无论陆建军走的有多远,爬的有多高,这里依旧是他的家乡。陆建军的父亲,也就是陆向北的爷爷,在陆建军一家子去往通沅市城里生活的时候,他老人家就追出了一里多地远,不停的重复着一句话,“儿啊,你可千万不能忘本啊。”
陆建军始终没有忘记老父亲的一番教导,他没有忘本,他一早就想好了,待他退下来以后,几个儿子都安排明白了,有了各自的梦想与前途,他便收拾好铺盖卷回归到生他养他的这个小村落来。
人,的确不能忘本,不能因为你在城里生活了几年,或者是扎稳了脚跟就不认自己的父老乡亲了,又或者在衣锦还乡之时在父老乡亲的面前耀武扬威,如果用陆老爷子的话来说,这简直就是猪狗不如,你永远都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了。
陆建军非常孝顺,自然不会违背了陆老爷子的意思,当然……他十分清楚也了解自己的身份,哪怕是现在的官位做的再大,品阶做的再高,他依旧是农民的儿子,哪怕是许多许多年以后,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们记得,你们的祖上是农民,是贫苦的农民,是辛劳的农民,是朴实的农民,是值得骄傲的农民。
这些话都是闫宝书在跟着众人进了村,来到了陆建海的家亲耳从陆建军口中听到的。陆老爷子虽然年迈,却仍健在,一进屋陆建军就带着陆向北陆向南冲到了炕沿前扑通一声跪了下去,嚎啕大哭的同时不停的磕着响头,嘴里咒骂着自己:“爹啊,儿子不孝,一年了到现在才回来看你,儿子不孝啊。”
陆老爷子老了,眼神不太利索,眯缝着眼睛梗着脖子看着地上磕头的人,没多会儿眼泪就下来了,泪水从他哟黑布满了皱纹的脸上滑了下来,“军儿回来了啊,回来看爹了。”
闫宝
喜欢重回东北1970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