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他的部队会被单独包围,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麦克阿瑟为了给自己刷成就,违抗了上级的命令。当时麦克阿瑟的直属上级塞伯特给他的命令是先撤退,然后在布茹拉河北岸建立巩固的阵线。也就是说麦克阿瑟其实是抗命不尊从而没能逃出包围圈。而不是他所谓的被猪队友给坑了。
实际上在塞伯特看来麦克阿瑟才是不折不扣的猪队友,这个一门心思只想出风头的混蛋没有执行他的正确指示随同其他部队一起后撤,导致42师被单独包围在了布茹拉河南岸。这尼玛让他是想退都退不走了。
为什么塞伯特不能退?很简单。如果他继续后退,那42师真心是羊入虎口再也没有逃生的机会,在红军绝对优势部队的包围下,绝对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塞伯特只能命令撤退中的部队停下来,尽量的缩短同42师之间的距离,为将来帮42师解围留一线机会。也就是说因为麦克阿瑟这货逞能,导致了他剩余的三个师不能撤退,让他们一起也被包围了。你说塞伯特恨不恨麦克阿瑟?
也就是说麦克阿瑟的逞能行为反而帮了图哈切夫斯基一把,如果按照塞伯特的命令,四个师快速后撤。图哈切夫斯基还真不一定能追得到,也就更不用说将其包围了。
战斗刚刚打响。图哈切夫斯基很幸运的占据了上风,将美国人包围了。按照他的战役构想,接下来就是吃肉的时间了,北边的八个师死死地将英法联军挡住,然后南边的九个师用最快的速度吃掉美国的四个师。
可是图哈切夫斯基很快就发现不对,美国人不是肥肉而是硬骨头,被重重包围的美国大兵并没有立刻就崩溃,相反他们很快就站住了脚跟,一边抵抗红军的进攻一边抢修工事,仗打得是一板一眼很有章法。
从10月2日到10月4日,白俄罗斯方面军的九个师轮番上阵猛攻,可就是奈何不了包围圈中的美国佬。虽然美国人的阵地不断地被蚕食,但是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到了10月4日黄昏,图哈切夫斯基受不了了,九个师打四个师,围攻了三天,不说将其一口吞掉,总要取得点儿决定性的进展吧?应该完成了分割包围,应该将敌人之间的联系完全切断了吧?
可是他看到了什么?进行穿插的部队根本就打不进去,冲进去一次就被赶出来一次,一条战壕往往要经过十五六次争夺。仅仅三天的功夫他的部队就付出万余人的伤亡,要是按照这个节奏继续打下去,他这九个师不够打半个月的。
“伤亡太大了,必须调整战术!”
图哈切夫斯基之前使用的还是他在波兹南的那种战术,说白了就是先用火箭炮轰,然后步兵冲,冲不过去就继续拿火箭炮轰,然后接着冲。这种犁地式的打法确实显得气势十足,但是效率真心不高,而且对后勤的要求相当的高。
谁让火箭炮的火力猛呢!反正李晓峰之前支援给图哈切夫斯基的那点儿炮弹已经基本上没有存货了。
图哈切夫斯基如是讲道:“给安德烈同志发电,请他立刻再支援给我们十万发火箭弹!”
对于图哈切夫斯基的要求,李晓峰真心是想要吐血,你丫的真当火箭弹是二踢脚,可以想放就放随便招呼?这尼玛打出去的都是小钱钱好不好!
之前为了准备这场决战,他存了整整一年年才囤积了二十万发火箭弹,要是让图哈切夫斯基打个美国人就准备丢出去十几万发,这尼玛后面的仗还打不打了?
某仙人咬牙切齿地说道:“告诉图哈切夫斯基同志,我们没有那么多库存,不要说十万发,五万发都不能给他,最多再支援给他三万发!”
三万就三万吧!对已经急红了眼的图哈切夫斯基来说,已经计较不了数量的多少了,该死的美国佬就像缩头乌龟一样难以对付。再这么拖下去。阻援部队就要挺不住了!
确实。英国人和法国人也不是吃素的。可能一时疏忽大意会让图哈切夫斯基占了便宜,但是他们不会永远疏忽大意。听闻美国人被团团被围之后,福煦是出了一身冷汗,之前他确实只顾着近在咫尺的华沙,忘记了可怜的美国朋友。
当塞伯特的求援电报像雪片一样送到福煦的案头上时,这位法国元帅才才意识到大事不好。如果美国人被消灭了,那绝对是一大丑闻。作为协约国的总司令他绝对会被那些无冕之王用口水淹死!
很快,福煦调整了部署。英法军队原地转向,从东进转为南下,一头就撞上了图哈切夫斯基的阻援部队。这一回合的交锋就让图哈切夫斯基知道了红军的阵地战能力有多差,依靠着骑兵不顾牺牲的从侧翼袭扰,才打退了英法两军的进攻。
图哈切夫斯基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他错误的估计了自己部队的战斗力,在英法军队的优势炮火打击下,他的部队几乎抬不起头来。此时,摆在图哈切夫斯基面前的是一锅夹生饭。美国人吃不下去,又顶不住英法军队的攻击。按照这种节奏走下去,白俄罗斯方面军恐怕将收获一场惨败!
图哈切夫斯基很为难。现在的他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赶紧收手,乘着英法两军还没有完全投入战场赶紧将部队撤下来,调整战术之后再打;第二种
喜欢天兵在1917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