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险着, 哭着找了上了婆婆处。
说自己进府三年,却连个蛋都没生下来,而府里的姐姐妹妹也都没人透出喜讯, 说来说去,都是她的过错,想想当年齐氏大姐就是因为没能生下儿子,这才郁郁仙去,她如今夜夜以泪洗面,自觉非常惭愧, 思来想去,只好在婆母面前自请下堂,好让夫君能及时另娶名门淑女,早日为伯爵府生下嫡子。
原主婆婆的确早就对原主不满了,只不过原主手段高, 会哄人,就是想撕破脸奈何找不着由头,只能旁敲侧击,让原主不要霸占着夫君,贤良不妒才是女子本分。至于太婆婆,更是想办法给原主找偏方,送百子千孙帐,给卧房里摆送子观音之类的,二人私下也不是没合计过,这回原主自己给捅了出来,原主两重婆婆倒是犹豫了。
无它,当初齐氏在的时候,还能说是齐氏妒忌,妨害子嗣。
但换成原主这样看着就体健貌端的宜男相,居然还是府里一个子儿也没蹦出来,要是真的像原主说的那样,不管是休了原主,还是让原主合离,传到外头,难道就不会引得外头议论纷纷了?
而且万一再娶一个回来,还是没生,那他们伯爵府的脸面朝哪儿搁?
这个时候原主就适时地抛出了个方案来了。
她的提议是,由两重婆婆亲自挑选,不拘是丫头还是府外的庄户姑娘,只要是婆婆们看着有宜男之相,就可以给丈夫纳了,三个四个都行,一半放在府里,由婆婆们指定老成周到的人手伺候,另一半放在府外,也由指定的可靠人看护着,如此这般,多方创造条件,就不信伯爵府不能再听到婴啼。
她这么聪明知趣,还能想办法,婆婆们当然不会不允。
那叫一番精心运作啊。
太婆婆认为农家女身板好,定能生下胖孙子,于是在乡下买了两名十六七岁的农女,家里都是兄弟众多的那种,长得也是胸鼓屁股大的。
婆婆觉得还是身边的丫头□□过会伺候人,而且能得信任,就准备从自己院里精心挑选两位丫头,由此还引发了婆婆院内下人圈的一场撕逼大战,最后终于选出了两个,虽不如太婆婆的人选那般健壮,也是看着就是肥沃的庄稼地的。
伯爵府的洪庆作为受益人,他自然是乐得享受了。
然而夜夜欢快,还不费一毫就得了个行乐的别院,洪庆欢快享受了一年,还是没半点消息。
到了第二年,就算是对自己儿子非常自信的婆婆,心里也开始发慌了。
证实了自己想法的原主,却是吃了颗稳稳地定心丸。
但凡婆婆们提到关于后嗣的话,她就会眼泪汪汪地跪地请罪,求婆婆放她家去,莫要耽误了相公再娶。
所以说原主情商高呢,天生就是宅斗高手,看破不说破,心里有本帐。
夫家真休了她也不怕。
她还年轻着呢,再嫁怎么也能嫁个殷实商户,还有希望生儿育女,跟这满府的荣华富贵比起来,倒是不知孰轻孰重了。
两重婆婆都傻了眼。
很明显,虽然府里已有孙男孙女,但眼下有问题的明显是洪庆啊!
找来伯爵秘密商议了几番,终于做下了决定,把那些个年纪大的,洪庆一年到头也不去几回的通房姨娘都送到庄子上,好生养活着,但一辈子也就那般了,想出庄嫁人,那是绝不可能的!万一这些人再嫁了人,立马生了娃,岂不是把洪庆的毛病给暴露了?
洪庆那头就秘密地请名医诊治,想必之前能有一儿一女,说明也不是先天而是后天病的。
至于府里那个丫头生的洪藻,如今已经满十岁了,是该重视起来了,毕竟是小一辈的头个男丁。
再看到原主,两重婆婆竟是有些天然的心虚,哪里还敢再提什么子嗣?什么纳妾?反倒过来哄着这个继室媳妇。
原主的危机解除了,原主不但恢复自己呼风唤雨的地位,而且比从前更得势了。
不过原主在看到虽然丈夫洪庆大碗大碗的药汤喝着,各种珍奇的补品补着,似乎也没有种出庄稼的模样,立马把目光投向了原先压根看不上眼的洪藻。
要是真的生不了自己的亲儿子,那将来,可不是就只能指着这个丫头生的了?
原主立马摇身一变,成了唐国好慈母。
冬天给亲手做个棉袄子,夏天给熬个绿豆汤,不管是便宜儿子身边的丫头,还是先生授课的进度,她都全程真诚关切……一开
喜欢快穿之风华老太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