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谨礼半闭着眼,他今早本想去见先帝,却被宿卫拦了个结结实实,说是启元帝已将两位圣人送往另一桃源养老,他是不信先帝会乖乖听顾缜的搬走,但那些宿卫再不听他威胁,根本靠近不了,据说昨日放他们靠近滚泉的宿卫已经被罚了,而且罚得颇重。启元帝忽然换了面貌手段,叫他有些猜疑。
而京里传来的消息,他那个儿子,似乎也有些不太一般的动作。
不知是不是先帝唤起了他心中的恐惧,文谨礼对着佛像一拜及地,竟是生出些“我老了”的颓唐心思。站起身来,又把这点颓唐咽了下去。
典礼完毕,顾缜便宣布入暑天热,延迟回京。
文谨礼心急着想回京查儿子的动作,顾缜却一脸认真地反驳,说文相这把年纪了,最是不宜奔波,若是文相暑天上路、出了什么差池,朕以后有什么脸面去见先帝?
启元帝这话一说出口,其他官员立刻都夸赞起启元帝体恤臣工,尤其是礼部尚书梅子期,文谨礼觉得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梅子期竟然厚着脸皮,大言不惭地说:“师相能得陛下这般体恤,臣这个学生也心中宽慰,与有荣焉。”
大家这么一哄,事情就定了下来,文谨礼心中气个半死,后悔怎么就没让梅子期死在江南,可是现在后悔也晚了。
顾缜回了禅房,换了轻便衣裳,和谢九渊一起查看公文信件。
两人理完了京城线报,顾缜便叹了口气,谢九渊握了他的手,给他支持。
之所以放任文崇德,任他将刑工二部彻底打造成文党天下,甚至任他在礼部、户部和吏部的清吏司都安插了人,就是因为,文崇德接下来要做的事,是要进一步加强盐|铁专卖,并修建大型海船,重启对外贸易。
他想敛财,想让民间生怨气,而启元帝要做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秦俭秦尚书如此小气,有部分原因也是国库着实吃紧,先帝末年肆意享受,所以启元帝登基后,连年涨田赋商税也是迫不得已。
更何况,如今的启元帝与谢九渊都知道,接下去要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对外交流是必须的,因为当年的抗倭战场,倭人手中的西洋枪力强劲数倍不止,而文党的贪炮良莠不齐,每十数中能用者不过五|六,才令那么多大好儿郎填进了抗倭的无底洞。
只是,增|税就是与民争利,自然会令民生更为艰难,这事是不是文党来做,对外名声自然大不相同,可扪心自问,顾缜心中无法不生出愧疚。
谢九渊宽慰他:“现在做这些事,为的是大楚安定,待以后,再还富于民。”
见谢九渊不用说就明白自己的心思,顾缜松了松眉头,看向他,怀念道:“我们以前说过,待大楚安定了,就开放贸易,还要海路畅通。可惜”
谢九渊不让他说下去,似是承诺一般说道:“那这辈子,我们就来实现它。”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迟了,凌晨会有个二更,不用等,明早再看吧
第41章 狗子和猴子
寺里有晚课, 因此晚膳吃得早, 傍晚时分就用了素斋,谢九渊见顾缜还是不大释怀, 见天边夕阳烧得绯红, 便邀顾缜一同去前山走走, 寻思着找个由头开解他一番。
其实谢九渊明白,顾缜是看得太清楚, 加上前世亡国的惨痛教训, 故而今世越发滋长了不忍之心。
他清醒,该做的事情, 他不会因为不忍心不做, 却又太过清醒, 不能欺骗自己闭上眼,只听歌德,不看百姓的艰难。
说句大不敬的,顾缜这般性子, 其实不该生在帝王家。
谢九渊前世, 一步步走到当朝右相兼大将军的位置,太明白权势富贵对人心的腐蚀有多厉害。有人当个小差役, 就不把平民百姓当人看,有人挣了三分利, 行事便忘了良心律法。人性如此, 并不稀奇。
偏偏顾缜居于天下至高的皇位,一生勤勉克己, 从不贪图享受安逸,心系民生,偏偏遇上文党独大的朝局,又不肯闭上眼睛做个糊涂贵人,于是劳碌一世。
最初迷了谢九渊眼的,自然是顾缜的容貌,但最初打动谢九渊的,便是顾缜的至真至诚。
而最令谢九渊心疼的,却也是因着这真挚,令顾缜每每对自身过于苛责。
漫步山中,在外面,又有宿卫相随守卫,君臣二人自然不会言行亲密,只是偶尔看着某处山景,才交谈品评一二,但他们之间自有某种不可言说的气氛,似乎他们身旁再多一个人都是打搅,于是身为近侍的三宝公公都不自觉慢了脚步,离远了坠在他们身后。
绕过一处展翅欲飞的陡崖,拾阶向下,山势渐趋平缓。
走着走着,竟从林中钻出一只跑得飞快的小东西,宿卫们如临大敌,谢九渊也将顾缜一把挡在了身后,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小和尚捧着个物事,口中唤着“大黄”追了出来,那小东西“汪了”一声停下,却是一只瘦骨嶙峋的小黄土狗。
这只看着就觉得命不久矣的小黄狗名叫“大黄”,让在场的人都颇为无言。
宿卫们松了口气,刚想上前将人赶走,被顾缜摆手挥退了。
小和尚一身僧衣,面色还算红润,大概是刚进寺不久,因为长期茹素的僧侣们难免脸色发黄,他却是颇为白净,此时被宿卫们的阵势吓了一跳,抱着小狗缩在石阶上,他手里原本捧着的是个破瓷碗,如今放在了一边,大家才看清楚,是满满一碗青菜。
难怪这狗瘦成
喜欢重生之君臣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