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了开,觉得从来没有如此轻松过。
“收割!”随着杜春琪的一声令下,所有人都进入了田中开始收获黄豆,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
“亩产千斤!”曹老爹计算出亩产高兴地大吼。中国栽种黄豆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古称菽,有些地方也叫大豆。和土豆不同,在当时中国人的眼里,黄豆是正紧的粮食。不但可以食用,还能榨油。
它的丰收意义甚至比土豆还要大些,更得农民的看中。
哪怕天天放黄豆屁他可高兴,高传心里想着。
“哎,小心点,别弄脏了棉花。”高传看见一朵白白的棉花落地染上了一层土心疼的说。
因为采用了套种的法子,地里不单收获了黄豆,同时出产的还有棉花。棉花目前舍不得砍掉,他让妇女们将枝头上的棉花采摘干净,可第二茬的棉花一夜之间又冒了出来。只好一边收割黄豆一遍采摘棉花,虽然影响了效率,却没人感到不满。
“嘻嘻,俺们知道了。”一个妇女笑嘻嘻的应道,晒得黑红的脸上挂着喜悦之色。
棉花亩产390斤,东家已经说了,一人发10斤的棉花让大家做冬天的棉袄,不用高传吩咐,一朵棉花脏了废了,她们自己都心疼个半死。
“杜夫人充分调动了劳动人民的积极性,这个法子好。”季中安说道。
曹老爹笑眯眯的,高兴地接过话头,“天下大同莫过于此。”
两人鸡同鸭讲,一个传达自己的先进思想,一个述说自己的儒家思想。两人体悟有深有浅,交谈甚欢。
小高庄、李楼村等一些被杜春琪租赁的土地享受着提前的丰收喜悦。
金润的眉头高高拧了起来。
“你最近怎么不高兴?”张志兰找个理由又跑到了金顶村。
金润幽幽叹了口气,将手上的一份资料递给了张志兰,“蝗灾已经显现出来了。”
随着《农报》的发展,他雇佣了一批记者在各处调查,这份资料就是一个记者传回来的。据说,他所呆的位置已经发成了小规模的蝗灾,随着干旱的蔓延,蝗灾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即便心中对此早就有所准备,金润仍然心痛难忍。
一场蝗灾,要毁了多少家庭啊。
张志兰一窒,过了会儿才开口说,“对了,前阵子褚家大少找杜夫人购买了一大批的塞露露水箱,然后将牛蛙拉走了大部分。他不会是要……”
她猜测着。
褚调阳在薛湖镇根深蒂固,能量远非他们所能比拟,肯定更早就收到了消息。
第61章
闫井村是豫省最靠北的一个村落, 山地崎岖, 有些贫瘠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粮食不过恰恰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但在战乱年代, 闫井村却是人们眼中的世外桃源。崎岖的山路和不甚要紧的地理位置让日本人毫不犹豫的略了过去。
然而,它如今却正在遭受一个考验——蝗虫来袭。
夜凉如水, 村中一个个火把被点亮了, 村人手中拿着网兜, 赶着鸡鸭严正以待。
村长闫三武趴在地上,侧着耳朵倾听。
扑哧扑哧的蝗虫振翅之声传来,闫三武神色严肃, 忽然, 站了起来, 大吼一声,“拉网!”
村人紧张起来, 慌手慌脚的将一面面网拉开。
“快、快!”闫三武振臂疾呼,村人加快手上的动作, 半大的孩子在网后努力控制着饿了两天的鸡鸭,稚嫩的脸庞上刻着坚毅。
无疑, 这是一场异常艰苦的‘战斗’,闫井村的生死存亡就看此一役。
如果过了今天,蝗虫会继续往南飞,而闫井村也能赢来短暂的生机。如果失败,那么他们只能逃荒去了。当然,一切都要看这批蝗虫的数量决定,如果是扑天盖日的蝗虫, 他们也是束手无策的。
庆幸的是,这个季节蝗虫还形成不了大规模的效应,加上山区不比平原,还让他们有了博一博的勇气。
扑哧扑哧的振翅声越来越响亮,村人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
和老天斗,能行吗?
可是他们别无选择,上面没有赈灾,没有地方可去,离开家乡,他们将是死路一条。
扑哧扑哧,蝗虫的先头部队到了,一头撞在了网上,有那些不太幸运的撞在了火把上。噗嗤噗嗤的声音不绝于耳,传来一股子油脂的焦香味。
闫三武并没有被眼前暂时的胜利蒙蔽住眼,一切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一场恶战。
“呱呱呱。”孩子们看见漏网之虫,赶着鸡鸭扑了上去。
帮不上忙的老人们在不远处跪地对着上天祈祷,希望不要碰到大批量的蝗虫。
越来越多的蝗虫扑了过来,火把噗嗤嗤忽明忽灭,忽然,一个火把被蝗虫扑灭了。人们的心都提了起来,果然,没过一会儿,火把挨个被扑灭了。借着月色黯淡的光,能够清晰的看清闫三武绷紧的下巴。
“哎哟!”小五子脚下一个踉跄,摔倒在地,网子的一角落地,大批的蝗虫从这个口倾泻而入。
“六子,过去补上。”闫三武高声大吼。
六子奋力跑到小五子身边,他们身上已经挂满了蝗虫,费力的将网撑了起来。
“呱呱呱。”孩子们一面赶着鸡鸭,一面用小网兜扑捉那些蝗虫。
“大家坚持住,看样子是小股的蝗虫,俺们能够消灭。”闫三武高声大喊,给大家打气。
“老天爷
喜欢我家是个墓景房[快穿]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