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十八线家和读者的爱情故事》作者:沈安宸
文案:
假如你恰好对家知之甚少,那么我可以在这儿为你提供一个与我们这类人迅速破冰的话题:“给我讲讲你的灵感来源吧?”
没错,就十一个字。运气好的话,你甚至可以让一个沉默的作家,喋喋不休地讲上半个多小时。原因很简单,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一位:这位未必属于他,甚至未必真实存在于我们熟知的三次元。但她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他‘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执念。
是他一切苦难的来源,一切灵感的源泉。
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天作之合 女强 甜文
搜索关键字:主角:十八,读者 ┃ 配角: ┃ 其它:
第1章 家与读者
假如你恰好对家知之甚少,那么我可以在这儿为你提供一个与我们这类人迅速破冰的话题:“给我讲讲你的灵感来源吧?”
没错,就十一个字。运气好的话,你甚至可以让一个沉默的作家,喋喋不休地讲上半个多小时。
原因很简单,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一位:这位未必属于他,甚至未必真实存在于我们熟知的三次元。但她一定是独一无二的,是他‘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执念。
是他一切苦难的来源,一切灵感的源泉。
什么,你问我有没有执念?开玩笑,虽然我还不是家。但论及,我的忠实程度绝不亚于任何一个成名的大家。
不过我要比绝大多数人幸运,也要倒霉许多。
1.我的真实存在。
2.我天天都看得见她。
3.她是我的长期读者。
读到这儿,你的大脑也许已经开始飞速地判断着:以上三项哪些算作幸运,哪些又该被算作倒霉呢?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也早已放弃了弄清楚。
起初注意到她的时候,我才堪堪开始写东西。东一锤子,西一棒子的,在各种网站和博客里徘徊。
特别的是,无论我转战到那儿,她都会定期写评论给我,而且不是那种‘沙发,板凳,大大快更’的评论。
本来呢,事情也可以一直持续这样。
直到有一次,懒癌晚期的我嫌点回复费事儿,就直接在后台私信了她。据她描述,她当时又意外又惊恐,从来没有被作者亲自翻牌子过。— — 我猜翻译过来多少就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意思?
我倒是完全没觉得有什么。毕竟那时的我,一天收到的评论可能也就三四条。少到对我而言,私信和评论只有哪个更方便的区别。再者说,像制造神秘感这种套路,到现在我也没学会。
另一方面,她的惊喜感也没有持续得太久。一来一往几次后,她似乎也就习惯了‘受宠’。到后来,她索性也放弃了用户体验感人的评论区。直接将想说的发成一条又一条长长短短的私信:
一开始还比较含蓄客气,比如她会说:
“这次的更新,有点看不懂。等闲下来的时候,我再多看几遍。”
“小提议:可不可以多着重一些心理描写啊?有时候角色心态变化的太快了,读的时候会跟不上。”
到后来,她的评论就变成了:
“你要是再继续让男主角说这么冷的梗… 女主角一定会被吓跑的。”
“喂,不是说好开心点的,你怎么又写了个悲剧啊… 你是不是从来不写喜剧的啊。”
… …
老实说,我不是每一次都回。毕竟有这样一位读者,我的心态有时也是挺崩的。不止一次的,我在心里小声嘀咕:你要是稍微再聪明一点,就不会跟不上看不懂了好吧?
可抱怨归抱怨,多数时间她都是对的。我也只好抱着一种“阿弥陀佛,渡人渡己”的佛系心情,极不情愿地回去修修补补:换一种更易读的表达方式,调整一下语序,补充一些铺垫,和情绪描写。
以前的我是不屑于做这些的。可不管多不愿意,我都必须承认:如果不是有她这样一个忠实作者,对着我写的东西指指戳戳,我恐怕永远都会活在自我欣赏当中。永远将一切看不懂我文章的人,全部视作‘跟不上节奏’的傻子。甚至还会为自己发明了一种,独一份的表达方式而沾沾自喜。
直到她的出现,才让我意识到:如果我真想成为一个作家的话,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让自己看懂。也不能永远自顾自地活在天上。
从这一点… 或者说从很多点上而言,我都很感谢她能存在。可是… 可是这也不代表,我就能够欣然接受眼前的现实— — 她真实出现在了我的生活里,以一种让我最猝不及防的方式。
那是一个再稀松平常不过的礼拜日傍晚。我在校园里骑车途中,被迫拐进了一个bbq尬局:尬局主要由几个基本没话聊的熟人,外加另外几个明显的生面孔组成。当时极其不想聊天的我,主动跑到了后院的烧烤架前,担任起了烧烤达人的工作。
犹记得当时的工作环境相当好,不禁不用尬聊,抬起头就是满树的粉色樱花。偶尔还有凉风习习拂过。我眯着眼睛,一边小口地喝着冰过的柠檬汽水,一边悠然自得地翻动着烧烤架。暗自琢磨着等第一批肉熟了,吃两口就能借故告辞啦。回去的路上,再去frery买半根法棍吃…
可哪句话怎么说的,人就是不能得瑟,没等我白日梦做完,风向就转了个大弯。原本往外飞的烟,如同饿虎般回扑了我。
等我发觉似乎有人走近烤炉时。我几乎已经被火炉的烟熏
喜欢十八线小说家和读者的愚蠢爱情故事请大家收藏:(m.66dshu.com),66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